印刷胶辊等常见胶辊的故障与原因编辑1. 热老化胶辊受热会加速脱硫,产生热老化,使表面发粘,变软,甚至出现裂缝成桔纹状。此时胶辊只能更换。2.胶体掉块油墨在胶体表面传递过程中早期干燥,干结的墨膜由于其延展性下降,在滚压的过程中,会使得胶体表面随着墨膜的龟裂而破坏,从而造成胶体掉块发生。油墨发生早期干燥的原因主要是油墨中添加了干燥剂,印刷了油墨干性较快的油墨(例如用于铝箔纸的POP油墨),没有按要求清洗墨辊,使得油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在胶辊上发生了干结现象。其斟在于胶辊表面没有化学涂层,保持了胶料原有的特性,可使须条与胶辊表面直接接触,因而增大了胶辊对须条的握持力,并且可使握持力稳定、均匀。辊加工过程中温度过高,表面易碳化,短时印刷就会出现掉块现象。过重的印刷压力调节,当机器空转时,若空转保护措施不当或不及时,也会加速辊体表面的破坏。解决:发生掉块的胶辊可以更换解决由此造成的印刷故障。
苏州健睿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滚轮保养及保护方式:
1、 使用前要检查轴承是否正常灵活运转,避免转动不灵带来磨擦伤害
2、 运转前要检测两端荷重下压时是否均一,避免张力撕裂伤害滚轮
3、 压膜轮升温禁忌加速升温,宜采用渐进式升温,以免橡胶适应不良产生意外变化。使用温度不得超过130℃±2。如果温度会超过此标准时要在包胶之前提前通知供应商更改橡胶配方的参数。
4、 停止运转时,应立即解除滚轮的荷重压力,确保滚轮的真圆度及水平度的***。
5、 产品检验入库后应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宜平面接触地板或有重物压于轮面,存放方式为架空或是立式倾斜存放。
6、 产品表面不可以接触物体,否则会影响滚轮的水平度及真圆度。
7、 产品检验入库后再原封包装(牛皮纸+泡沫棉)好存放。
8、 避免产品直接曝露于灯光或是阳光下,以免加速产品的老化过程。
9、 在拆装及运输的过程中避免碰撞。
10 滚轮的清洁方法:无纺布沾工业酒精(乙醇,含量75%±1)轻轻擦拭,保持轮面光滑清洁(禁忌浸泡、淋洗)。
11尽量避免大小板同时生产,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生产完小板后要先停一段时间让橡胶的变形压缩力回复后再使用。(手摸感觉不到凹痕为准)。因为胶材的压缩变形率大小也会影响压膜质量。
12 暂时停用的滚轮,在卸用后宜开发放式2-3天透气通风,散发滚轮内含渗的余温及化学油品等,然后再用牛皮纸包好,防止外来灰尘等不良物伤害滚轮。
虽然矽胶材质细致、抗热性佳、弹性好,但是机械性能较差,抗拉弹度脆弱,所以设备安装时要小心中心线要***勿碰撞,贴膜时要注意电路板不许有重叠在一起的现象,反则会加大压力而撕裂橡胶,同时PCB板前处理酸洗,烘干要完善,否则会产生白点腐蚀橡胶表面等负1面情况发生。但是由于胶辊硬度会随着温度上升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检测硬度时应在相同温度情况下进行比较。
镜面辊一般都是选用45#钢、合金钢无缝管、精锻件等材料,辊筒表面光洁度可以达到Ra0.01(光洁度14级);常用于印刷、印染、造纸、包装、化纤、塑料加工等设备及其它接触油及脂肪烃类溶剂的场合。辊坯选用专i业进口合金钢,根据不同的材质特性,设计了不同的流道结构形式;可以在各类材质的表面进行镜面加工,能确保辊筒表面的平直度、平衡度、不圆度、同轴度等达到要求;冷却或加热温差不大于±1℃,表面硬度HRC55~58,镀铬抛光后硬度HRC62,热变形不大于0.01mm。
加工工艺编辑一、组件焊接:组焊内板、轴头、衬套、堵板、内管等,内管做静平衡50g之内,内管划旋向线,焊扁钢流道。二、配车、装、焊接:配车内管、尺寸与外管过盈0.4mm, 两幅板倒焊缝角15X30度,打磨内管,清渣、检验内管尺寸与外管内径尺寸是否相适应,热套到位,待冷却收缩后,整体组焊。(注:45#钢焊前加温,焊后保温)三、退火、粗车、淬火:退火热处理,工艺调质,多重去应力,粗车留余量,做静平衡,大于50g,需要计算借偏量,上车床借车。淬火:表面硬度要求HRC58°—60°,辊面无龟裂纹。四、精车、粗磨:两轴头修顶针i孔,两轴头对辊面跳动,<0.05,按图要求加工长度到尺寸,外圆放余量,0.5—0.6。磨支撑圆做托架位,按图要求磨辊面尺寸,Ra0.5两轴头对辊面跳动<0.02。可以在皮革、T恤衫、文化衫、纺织布料、有机玻璃、金属、塑料、木制品等任意相对平面材质上,进行一次性多色、任意复杂色、过渡色印刷的数码印刷机,它不需要制版、套色和复杂的晒板程序,不会对材质的造成损坏。五、动平衡、电镀、精磨:做动平衡G40级,封堵透气孔,做压力实验无泄漏,做水压畅通实验。电镀硬铬,单边0.15铬层均匀无针i孔,脱落等缺陷。精磨两轴头,两轴承挡对辊面跳动<0.01粗糙度0.8。其余轴头各挡位磨到公差范围。六、磨砂、精磨镜面:用圆盘磨床磨砂辊面,检验辊面,无水波纹、螺旋纹、针i眼、苍蝇租等暇质。上抛光机床,抛辊面至粗糙度Ra0.01—0.005(光洁度达14级)做到超镜面。镀铬抛光后硬度HRC62°。
要使油墨的触变性控制在印刷适性范围内,尽量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印刷。在不影响版面均匀、充分刷墨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机器上墨辊的支数,以降低印刷时的摩擦系数。新铸制的胶辊内部结构由于不稳定,因此它是不能立即投入使用的,否则会容易降低其使用寿命。调整好机器上墨胶辊、水辊位置,防止因墨辊与墨辊间、墨辊与版面间或水辊与版面间接触过紧,摩擦系数大引起异常温升从而使油墨变稀。另外要控制好墨斗辊转动的行程,若墨斗胶辊转到行程大温升也高,油墨也容易变稀,当印刷速度高时,墨斗胶辊的转到行程要尽量调小一点,通过把墨斗钢片与墨斗辊的间隙适当调大一点,老满足印刷供墨要求。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