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和芯片的关系
芯片是由多个半导体器件组成,半导体一般有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小功率电阻、电感、电容等等。
在衬底上使用掺杂技术,改变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或者(空穴)的浓度,以此得到N区或者P区。硅、锗、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他们的特性及材质是容易大量并且成本低廉的得到N型掺杂或者P型掺杂。
一片晶圆包括了大量的芯片,这些芯片就是按照芯片设计者的电路刻蚀在单个硅片上,取出单个的芯片封装后就是我们看到的IC芯片了。
一片晶圆上有多少颗芯片
这个是由芯片的大小和晶圆的大小以及良率来决定的
目前业界所谓的6吋、8吋、12吋还是18吋晶圆其实就是晶圆直径的简称,只不过这个吋是估算值。实际上的晶圆直径有如100mm,150mm,300mm,而12吋约等于300mm,为了称呼方便所以称之为12吋晶圆。
按工作机制划分为:无源器件和有器件
无源器件
定义:工作时只消耗元件输入信号电能的元件,本身不需要电源就可以进行信号处理和传输。
特点:被动元件
产品:二极管、电阻器、电阻排、继电器、电容、电感、变压器、按键、蜂鸣器、开关、喇叭。
有源器件
定义: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向元件提供相应的电源,如果没有电源,器件将无法工作。
特点:主动元件
产品: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等,以半导体为基本材料构成的元器件、电真空元件。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