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期,国际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在国内设立了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90年代后期,民营企业开始崛起,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促进了行业的大发展,总体上形成了以上海、江苏、浙江、陕西、天津和广州等6大产区和基地。截至2004年,我国缝纫机整机制造厂达600多家,零配件生产厂家达1000多个,年生产量为1400.8万台,生产总值约280亿元,品种近千个,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缝制机械生产国家之一。
切料装置 material trimming device缝纫过程中,切除缝料装置。在包缝机、带刀平缝机中有切除缝料废边的装置。在缝纫皮革的缝纫机中有切除废皮料的装置。在自动缝纫机中有切断线带、装饰带等缝料的装置。十一、开孔装置 punching winder缝纫过程中,在缝料上开孔的装置。在锁眼机中有眼孔的装置。在绣花机中有开花纹孔的装置。十二、其他装置其他装置还包括:自动拨线装置、自动剪线装置、自动停针位装置、吸油装置、润滑装置等。

正值“十三五”收官之年,“犀牛智造工厂”的亮相让中国缝企展示了自身综合实力。从实现单机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满足任一工序的构建与协作,到柔性生产、智能生产的全线融合共通,完成生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推进全生产线智能无人化生产,中国缝制机械企业在推进智慧缝制的路上完成动能转换,实现华丽转身。数据显示,缝制机械行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骨干企业2016年、2017年科研投入占比均超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