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有部分学者认为其***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zheng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宋mei龄一般只是大略看一眼,就命人拿到自己的衣宋mei龄与旗袍橱里妥为保管,然后便再也没见她穿过,因而,宋mei龄的旗袍大概穿来穿去,总是那几套,不会有太多的更换。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ge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情调”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旗袍概念“旗袍”是专指民国出现的旗袍,还是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在内,旗袍概念的界定,和旗袍起源样式一样在学术界颇有争议。众所周知,旗袍在文ge期间被当成“四旧”“封、资、修”的象征进行批斗备受冷落,对于旗袍的研究在学术界成了禁区,一直到了改革开放后对旗袍的研究才在大陆学术界才逐渐多了起来。朱子岩改革开放后早期,基于zheng府提倡的“中华民族是一家”政策,同时为了证明旗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的出身,研究旗袍是学者有意识地把民国qi袍和清代旗人服饰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联系起来。为满足广大旗袍爱好者及服装从业者需求,普及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更好地为美化人们生活服务,我院常年举办旗袍传统工艺培训班。“‘旗袍概念,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的观点并非特别之多,但也自成一派。
穿旗袍搭配合适的饰品
着装的搭配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1趣。一定要记住,旗袍的饰品搭配千万不要“喧宾夺主”,当你身穿一件有特色的旗袍时,主角永远是旗袍本身, 其余的配饰也只能是绿叶,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点缀作用,否则会失去旗袍的韵味。如手提包尽量选小包包,颜色hao要取旗袍中的一种单色;鞋子可穿白或黑 纯色细高跟的船鞋,不要露出脚指头;项链、手镯、耳环(坠)、胸针、披肩等也要根据旗袍所定,注意整体的“配套、和谐”。袖型变化旗袍袖型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型、窄袖型、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等。有时配饰少反而能突出旗袍的美丽。
在这个速度飞快、选择多元的时代,依然有这样一群人静静地、慢慢地,敬事而信,一辈子专注于一件事,坚守一份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不由令人动容。
在苏州市英达继续教育学校,也有一位这样的匠人,她叫冯英。她是苏州市旗袍项目非遗传承人、江苏省苏派旗袍文化推广大使。
走进苏州市英达继续教育学校,各色绸缎布条尽入眼中,衣架上挂着一排各式各样精美的手工旗袍。这些都是大师冯英和她学生心中的宝贝。
“冯英老师是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工艺旗袍传承人,她用一双妙手和一颗匠心,让每一个来这里学习旗袍技艺的学生,都扎扎实实地掌握技术,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提升修养,丰盈精神。”苏州市英达继续教育学校校长王国富表示,“很荣幸我们能够与冯英老师合作打造旗袍课程,传承传统服饰的内核,是我们共有的情怀。项链、手镯、耳环(坠)、胸针、披肩等也要根据旗袍所定,注意整体的“配套、和谐”。”
- 大师介绍 -
冯英,手工工艺旗袍传承人
2013被列入苏州市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960年出生,苏大成人学院经济管理***毕业,工艺美术师
1992年进入丝绸博物馆工作后
开始旗袍进行了挖掘和研究
2016年接受苏南民间工艺学院的聘书
2017年5月被江苏省旗袍会推荐为江苏省苏派旗袍文化推广大使
现任江苏旗袍会理事,江苏旗袍会苏州分会副会长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