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我为什么特别想写关于中国葡萄酒的东西。在法国尤其是波尔多学习葡萄酒的中国人不少,有在国内就是学葡萄酒的,也有半路出家的。总的来说能出来留学水平其实都还可以的,尤其是在法国待了一些年之后对于法国的葡萄酒确实是如数家珍,跟各种法国大名庄的庄主、酿酒师称兄道弟的。但是我跟他们交谈渐渐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对于国内的葡萄酒产业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及对于法国,他们有时候就不理解为什么国内要埋土防寒, 为什么农民愿意种赤霞珠不愿意种梅鹿辄。

"在距今9000-7000年的河南贾湖遗址中发现的陶片上有酒石酸的沉淀",很多地方就说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但是酒石酸是葡萄本身具有的一种成分,陶片上的酒石酸既不能证明人类已经掌握了酿造技术,更不能说明已经人为的栽种葡萄。我们不要像韩国人一样什么都要说是自己的,什么都要是从他那里起源的,我们是文明古国,抢着要这样的"早"显得小气了。在之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中才真正有了早的关于人工驯化和酿酒的文字记载,这才是葡萄酒文明和文化的开端,虽然已经没有人知道当时是用什么品种的葡萄酿的酒了。

在这之后是那个可爱的宋朝,一直是在与北方各种少数民族进行战斗(还打不过),葡萄酒产区也随着北宋的而一步步的沦陷。直到南宋,葡萄酒就完全要从进口了。"崖山之战"再往后汉族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一直在当各种奴,原来的那种精气神儿已经没有了。元朝如果算是我们汉族的一个朝代的话,葡萄酒还是有很大发展的,因为蒙古的统治者比较喜欢并推崇葡萄酒,建立了的葡萄栽培与酿酒机构,并给与葡萄酒生产很多优惠政策,这些还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