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所有的培训中心提供统一的服务和品质,教师部分是由总部派遣,其授权讲师也必须完成唐会总部严格的笔试、面试、试讲等步骤,而且通过率只有不到30%。所以各地教学点提供教学品质都能达到唐会课程对老师的要求,而且唐会有规范的投诉体系,教学不认真的讲师是会被取消授课资格的,所以讲师质量这点学员完全可以放心。

先说说我为什么特别想写关于中国葡萄酒的东西。在法国尤其是波尔多学习葡萄酒的中国人不少,有在国内就是学葡萄酒的,也有半路出家的。总的来说能出来留学水平其实都还可以的,尤其是在法国待了一些年之后对于法国的葡萄酒确实是如数家珍,跟各种法国大名庄的庄主、酿酒师称兄道弟的。但是我跟他们交谈渐渐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对于国内的葡萄酒产业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及对于法国,他们有时候就不理解为什么国内要埋土防寒, 为什么农民愿意种赤霞珠不愿意种梅鹿辄。

之后就是个值得一提的时期,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带回了酿酒葡萄和酿酒技师,这应该算是真正的大规模葡萄酒的生产和普及,完全得益于当时国力的强大和用打通了通往的丝绸之路。卫青、霍去病等一批猛领把匈奴人打到了欧洲,不过据说是他们后人的匈牙利人,目前倒也是酿的一手好酒,我们班上就有一位匈牙利同学,家有葡萄园200公顷成天背个LV的大书包,他们家的葡萄酒现在中国郑州有代理商,所以说葡萄酒真的是好东西,促进世界和平……从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出,中国的葡萄酒文明从一开始就是从外国引进的,但这不重要,辣椒也是从南美引进的,但是四川、湖南、贵州的人民把它吃出了中国的特色。

葡萄酒文化的形成是需要传承的,我们为什么总是觉得中国没有本土的葡萄酒文化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连续的传承,没有能够支持他发展的东西。参考第二期总结的两点,一个是,一个是产区,谈一谈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还是说一说。从历来看,中国主要是信仰过和道教,但是这两个首先都至少是不鼓励喝酒的,甚至有的派别很严格禁酒(据说丘处机的那个全真派就比较严格)。加上中国人的信仰其实一直不太稳定,改朝换代一般都要改换国家层面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