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说编辑清代的流人,对于桦树情有独钟,因为它丰富了流人的生活,寄托了流人的理想,当然也繁荣了流人文化和黑龙江地方文化。方拱乾在宁古塔期间,曾写下了《桦树行》一首七古:“阿稽林子深百里,松桧蒙茸杂榛杞。中有桦树高而疏,剥皮堪蚀弓与矢。……安得桦树树老不生皮,橐弓戢矢万方熙。”这首《桦树行》概括了桦树的功用,同时也描写了采桦者生活的艰辛,“课皮”者的横征,并对以桦树为弓矢,进行战伐、杀害人的行为进行了鞭笞。
剥取桦树皮一般都在伏天,过了伏天,树皮变硬,就不好剥了。剥下的桦树皮要经过一定的处理,通常定居鄂温克人是采用火烤的方式,桦树皮遇热变软后再压平,就可以剪裁加工了。
使鹿鄂温克人则是挖一个面积1平方米、深60厘米的土坑,坑里铺一层约15厘米厚的干马粪,再把桦树皮层层码放在上面,后用约10厘米厚的土覆盖住。这样闷上7天,桦树皮已经膨胀,变得厚实柔软,像熟好的皮子一样。

直播造林是在杂草较少且土壤较湿润的地方,秋季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育苗前种子需用温水浸种,苗高40~50厘米即可出圃造林。造林地宜选在火烧迹地、小块采伐迹地、林缘坡地或林中空地为好。由于遮荫网一般透光度为30-40%,正好满足桦树幼苗对光的需要,同时不但可防止日灼,而且还可防雹灾。间苗次数根据苗木生长生长而定,一般为2-3次,后保苗密度以300-500株/㎡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