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散热器(降低设备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的使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作出不同的选择,主要可以根据水质的不同来选用,另外,要我们还要保证蒸汽散热器的使用年限,需要在平时的使用时,加点注意。平时使用越注意,使用年限就越长。
1.选用:水质含碱量高就不宜采用铝质蒸汽散热器,宜选用钢质蒸汽散热器。而水中含氧(Oxygen)量较大,就不宜选用钢质的,宜选用内层做过防腐处理(chǔ
lǐ)的钢质蒸汽散热器或者是铝质蒸汽散热器等。
2.使用禁忌:严禁超温、超压,以免影响(influence)使用的时长及损坏设备(shèbèi);严禁蒸汽散热器(降低设备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单面受热,以免发生泄漏,一旦发生泄漏,应及时切除;严禁升降温速度过快;严禁放空阀半关死;蒸汽散热器发生泄漏时,应将换热器切除;经常巡查压力、温度(temperature)变化情况(Condition)以及蒸汽散热器是否有泄漏情况;应经常检查大头盖、管箱、放空阀等法兰连接处有无泄漏。蒸汽散热器的金属耗量和造价在采暖系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散热器的正确选用涉及系统的经济指标和运行效果。导热油散热器单位散热量的成本(元/W)越低,安装费用越低,使用寿命越长,其经济性越好。同样材质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单位质量金属、每1℃传热温差的散热量(单位为W/(kg·℃)))越高,其经济性越好。蒸汽散热器是热水(或蒸汽)采暖系统中重要的、基本的组成部件。热水在散热器内降温(或蒸汽在散热器内凝结)向室热,达到采暖的目的。
钢制蒸汽散热器工作介质
简析钢制蒸汽散热器
1.钢制蒸汽散热器系按照图集制造生产,由碳钢框架、碳钢散热排管(碳钢散热管)组成,钢制散热排管采用框架固定,结构紧凑,气密性好,安装方便;
2.钢制蒸汽散热器主要由顺空气流向的三排散热管束组成,叉排排列,SRZ钢制散热器翅片管均用Ф22×2mm无缝钢管绕制上16×0.5mm皱折钢带而成,呈螺旋状,SRZ钢制散热器片距有5mm-大“D',6mm-中“Z'、8mm-小“X' 三类,共三十八种规格;
3.钢制蒸汽散热器是一种既适用于蒸汽系统、又适用于热水系统中,作为加热空气用的钢制散热器,主要用于热风采暖、空气调节系统及干燥装置的空气加热,是热风装置中的主要设备。SRZ钢制散热器在当前的工矿企业,各大型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系统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4.钢制蒸汽散热器工作介质:蒸汽(<1.0MPa),热水(<130℃);
5.钢制蒸汽散热器型号表示说明:SRZ①×②③
①—表示钢制散热器长尺寸分米化整
②—表示钢制散热器宽尺寸分米化整
③—表示钢制散热器散热能力的大小(大D,中Z,小X)
蒸汽换热器正常运行的条件
蒸汽换热器正常运行的条件如下:
(1)当初次注入蒸汽换热器时,运行速度不应太快,应逐渐增加足够的热量和温度。
(2)蒸汽换热器减压阀的预热工作和调试后的调整工作。
(3)当蒸汽换热器正常运行时,及时关闭疏水阀的旁通阀,使蒸汽疏水阀开始正常运行。
蒸汽换热器冷冻的具体原因总结
1)降低蒸汽换热器制冷剂蒸发温度或降低出口温度。
2)水流量低于正常值-错误使用可变水系统、水系统阻力大泵头小而蒸汽换热器过滤器堵塞。
3)蒸汽换热器的水侧或制冷剂侧的部分堵塞。
4)蒸汽换热器热泵运行时间过长。
5)未安装流量开关或安装了流量开关或设置不准确。
6)蒸汽换热器泵是气蚀或故障。
7)蒸汽换热器供水系统供水不足,管道内有大量空气,自动供水阀压力设置不正确。
8)蒸汽换热器待机状态,室外温度很低,没有自动防冻功能。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方法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闭式小室内测试采暖散热器(简称散热器,暖气片)单位时间散热量(简称散热量)的原理、装置、方法、要求和数据的整理。本标准适用于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的采暖散热器。
2、术语
2.1辐射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部分靠辐射放热的称辐射散热器。
2.2对流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几乎完全靠自然对流放热的称对流散热器。
3、测试原理
3.1散热器的散热量散热器的散热量应由下式求得: Q=Gp(h1—h2) 式中:Q——散热器的散热量,W; Gp——热媒的平均流量,Kg/s; h1——散热器进口处热媒的焓,J/Kg; h2——散热器出口处热媒的焓,J/Kg。注:h1、h2的数值系根据被测散热器进出口热媒的温度和压力,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供暖通风设计手册》中查得。
3.2热媒参数的测量 3.2.1热媒为热水时,当热水温度低于大气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应测量散热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或测量其中一处水温及散热器进出口的热水温差;当热水温度高于大气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则应测量散热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和压力,或测量其中一处水温及散热器进出口的热水温差和压力差。 3.2.2热媒为蒸汽时,应测量散热器进出口处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散热器进口处的蒸汽应有2~5℃的过热度,测试时被测散热器流出的应仅为凝结水,凝结水温度与散热器进口处蒸汽压力下饱和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 3.2.3热媒温度系指散热器进出口处的温度。如不可能在该处测量时,则测温点与散热器进(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0.3m。应对这段管道严格保温,并在计算散热量时减去这部分散热量。保温层应延伸到测温点之外0.3m以上。 3.2.4热媒参数测量的准确度应符合以下要求:流量:±0.5% 温度:±0.1℃ 压力():±1%压差:当压差大于1KPa时±5% 当压差小于1KPa时±0.05%KPa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