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处理后再利用
板房压滤
让一滩稀泥成为一块泥饼
7月15日,新庄污水处理厂二期淤泥干化深度处理中心干化班班长金华元按照常例,又来到了正在升级的机器旁巡查。
“这个就是淤泥干化处理后的泥饼,含水量大概在55%到60%之间。”金华元手里拿着一块刚刚从处理池淤泥堆里捡出来的灰褐色泥块,厚度约8公分,大小和A4纸差不多,用手摸上去略显湿润。
跟金华元一起巡视检查的,还有新庄污水处理厂二期副厂长黄洪明。“从原来的一滩稀泥,到现在的一块泥饼,这正是板房压滤工艺给淤泥带来的改变。”黄洪明说。
据黄洪明介绍,板房压滤***技术采用“浓缩——调理——板框压滤脱水”工艺,即包含污泥进料浓缩单元、污泥调理单元、板框压滤单元3个部分。
“首先,通过淤泥泵将含水率99.2%的淤泥送入机械带式浓缩机;然后,添加絮凝剂PAM反应混合,并经带式浓缩机将淤泥含水率降至96%左右,为后续污泥调理、压滤提供条件;再依次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石灰后进行搅拌调理,改变池内的淤泥性能,将淤泥含水率降至约95%以下,使其能够进入板框压滤机内进行压榨;zui后,将调理池内的淤泥输送进板框压滤机,将含水率降至60%以下,同时实现脱水淤泥的灭菌、除臭。”黄洪明说。
“这就是板房压滤的zui后一道工艺流程”,金华元熟练地一边操作板框压滤机,一边向记者介绍。随着板框分离,一块块成型的泥饼掉落在压滤机的下方。“这条生产线已经实现全机械化处理,不需要人工操作。平时有人巡视机器,严防出现故障。”金华元说。
压滤后的泥饼虽然还有一些水分但已经成固装可使用打土机粉碎,处理后的淤泥可以用作砖厂的主要原料,可在修筑公路时作为路基进行填充,还可以用于治理石漠化。
物理分离修复技术主要是应用在污染土壤中无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上,它用来处理小范围的污染土壤,从土壤、沉积物、废渣中分离重金属,恢复正常功能。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土壤介质及污染物的物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污染物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包括:依据粒径大小采用过滤或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依据分布、密度大小采用沉淀或离心分离;依据磁性特征采用磁分离手段:依据表面特性采用浮选法进行分离等。多数物理分离修复技术都有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可持续高产等优点,但是在具体分离过程中,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要求污染物与土壤颗粒的物理特征的差异显著,特别是当土壤中有较大比例的黏粒、粉粒和腐殖质存在时很难操作等等。
3、从异位向原位的土壤修复技术发展
将污染土壤挖掘、转运、堆放、净化、再利用是一种经常采用的离场异位修复过程。这种异位修复不仅处理成本高,而且很难治理深层土壤及地下水均受污染的场地,不能修复建筑物下面的污染土壤或紧靠重要建筑物的污染场地。因而,发展多种原位修复技术以满足不同污染场地修复的需求就成为近年来的一种趋势。例如,原位蒸气浸提技术、原位固定一稳定化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原位纳米零价铁还原技术等。另一趋势是发展基于监测的发挥土壤综合生态功能的原位自然修复。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