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扩声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在大部分的会议室扩声系统中,我们都建议采用吸顶扬声器的设计,由于这样的声场很容易分布的均匀,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声反馈的概率,提高了传声增益。当然在这样的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会议话筒的指向性选择,通常是采用超心形指向的鹅颈话筒为宜,而尽量避免全向或半球形的界面话筒(PZM),也要尽量避免使用高灵敏的领夹话筒。
作为会议系统使用,我们只推荐第二种,也就是小搭接的方式。上图所示的圆形是在听众耳朵高度测量的一个声场分布图,所对应的顶棚扬声器安装的数量当然还与房间吊顶的高度以及扬声器的有效辐射角(指向角)相关。在图五中,我们要想算出辐射半径,只要知道辐射角和辐射高度就可以了。
闭合空间构成的混响声场里面,声音会在室内产生共振
我们知道,在闭合空间构成的混响声场里面,声音会在室内产生共振,共振频率波称为简正波,当简正波在多个方向上同时重合的时候(声学上称为间并现象)就会发生强烈的频率共振,这个共振频率是极易引起声学啸叫的。由于这个问题的根源是由于空间的物理分布和声波传递的特性造成的,而与扩声系统无关,所以我们要对房间进行声学处理,也就是通常说的增加吸声材料、改变反射结构等。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会议室扩声,一般都是很规正的房间结构和装修,这对声学特性的处理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会议扩声系统来说,功率的问题是比较矛盾的
在会议扩声系统来说,功率的问题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设计了足够大的输出功率,另一方面却又推不起来音量(因为啸叫)。以至于工程验收的时候,工程商乐道于播放流行音乐,那个声压级足可以和Disco媲美。但另一方面呢?一推起话筒就傻眼,声音小的可怜,推杆一动就啸叫,然后就把责任一鼓脑的推到建声上面去了,仿佛我们工程商都是窦娥一样,声音不好我们也是受害者。有多少设计师是真正的从自己身上找出毛病又解决了呢?现在很多的设计师在设计会议室功率的时候还采用“辐射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衰减6dB”这个理论,结果就是在一个百十来平方米的会议室用了上千瓦的功率音箱。
中型会议室以分散布置小功率扬声器为主
中型会议室以分散布置小功率扬声器为主,它能够避免系统降低语言清晰度,甚至在有些席位上出现回声或多重声的现象。在设计会议扩声系统时要把提高系统的传声增益作为设计重点;特别是中、小型会议室。这是因为中、小型会议室要取得满意的声压级并不困难,但是由于以上所说的种种原因,要取得高的传声增益却不容易,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话筒进行调节。
在音响工程中从剧场到会议室,从体育场馆到KTV等这些项目中经常会碰到话筒啸叫的问题,啸叫使音响系统的音量开不大(传声增益减小),在接近反馈时系统的音质会发生剧烈的恶化,尖锐刺耳的声音让人难以入耳,即使是一套质量好,价格贵的扩声系统也难逃此问题。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