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堆肥的标志是什么?
首先把原料秸秆(也可用杂草、落叶、垃圾等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物质)铡成6-7厘米左右长,按秸秆500公斤、骡马粪300公斤(或猪粪牛粪)、人粪尿100公斤的比例混合拌匀,堆成高1.7-2米,宽5-6.7米的长方形大堆,浇上700-800公斤水,并在堆肥表面盖上一层3-6厘米厚的细土,以保温、保水、保肥。约1周后,堆温会上升至60-70℃左右(冬季时间相对长些),过10天可翻堆1次,再补充水分;再等10天堆温第二次升高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再补充水分。
堆肥腐熟的标志是堆肥材料(如秸秆)已近黑、烂、臭。这时就可以把堆肥夯紧实,周围用土封严以保住养分备用。
土壤团粒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单粒间形成小孔隙,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系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与生长。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作用:① 能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② 能协调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③ 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热状况;④ 改良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团粒结构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施用的有机肥料数量有关,水稳性团粒结构能保证土壤表层的疏松性,利于土壤透水。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团聚体疏松,非毛管孔隙度大,因而能减低土壤中水分毛管运动的高度和速度,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团粒性结构较好的土壤颗粒结构半径较其差的土壤颗粒结构半径为大,而毛管水上升运动速度与结构单位的半径成反比。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