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植物源性有机肥原料
如今所说的有机肥,多指商品有机肥。是以各种动物废弃物和植物残体,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三者兼有的处理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达到无害化标准而形成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法规的一类肥料。
常见植物源性有机肥原料:秸秆类:常见的原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豆秸秆、水稻秸秆。含有高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大分子物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较低(除豆科类),单独用这类物料做有机肥的罕见,一般用来增加发酵物料的有机质,调节碳氮比。这类原料比较丰富,价格低廉,但因这些物料多存在农业从事散户手中,大面积收购比较困难,且季节性较强,全年生产需提前备货。
土壤酸碱性的强弱,常以酸碱度来衡量。土壤之所以有酸碱性,是因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当氢离子的浓度大于氢氧离子的浓度时,土壤呈酸性;反之呈碱性;两者相等时则为中性。我国土壤pH大多在4.5~8.5范围内,由南向北pH值递增,形成“南酸北碱”的态势。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南方湿润多雨,土壤多呈酸性,北方干旱少雨,土壤多呈碱性。土壤偏(过)酸性或偏(过)碱性,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严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各种作物生长发育。
团粒结构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施用的有机肥料数量有关,水稳性团粒结构能保证土壤表层的疏松性,利于土壤透水。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团聚体疏松,非毛管孔隙度大,因而能减低土壤中水分毛管运动的高度和速度,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团粒性结构较好的土壤颗粒结构半径较其差的土壤颗粒结构半径为大,而毛管水上升运动速度与结构单位的半径成反比。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