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轴承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发现轴承出现故障征兆、轴承内有砂土等杂质、润滑油开始发硬变质,或者轴承运行 2500-3000小时以后,就应清洗轴承。
清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先将轴承中的旧油清除,然后用毛刷或布块蘸或煤油将轴承清洗干净,至少清洗两遍 , 同时也洗净轴瓦盖并擦干。
(2)清洗时不得转动轴承,以免杂物压入轴承滚道。
(3)用煤油清洗过的轴承,应再用清洗。因煤油中含水分较多,用冲去轴承上残留的水分,以防止生锈。
(4)洗净的轴承,应使用清洁的揩布擦干,不得用棉纱来擦拭,以免绒毛落入轴承,同时不得 用手触摸轴承,以防止轴承沾上汗水而锈蚀,擦净的轴承可放在清洁的木板或纸上,让残余的或煤油蒸发。
(5)洗净擦干的轴承,如无明显摇动和滚珠表面无剥落现象,则按规定加入纯净的润滑油,重新投入使用。
轴承温度一般可以根据轴承座的外部温度来推测。但直接用油孔测量轴承外圈温度。轴承温度从运行开始逐渐升高,通常1~2小时后温度稳定。若轴承安装不当,温度会急剧上升,出现异常高温。原因如润滑剂过多、轴承间隙过小、安装不良、密封装置摩擦过大等。高速旋转、轴承结构、润滑方式选择错误也是原因。
轴承的旋转声用检查,金属噪音强。异音。不规则声音等。原因有润滑不良、轴或轴承座精度差、轴承损坏、异物侵入等。一般来说,轴承的正确使用可以达到疲劳寿命。但是,如果发生意外的早期损则不能再使用。与疲劳寿命不同,这种早期损伤被称为故障或事故。由于安装、使用、润滑考虑不周,从外部侵入异物或对轴、轴承座研究不足等。
轴承的损坏状态,如滚子轴承套圈边缘的擦伤,可能是由于润滑剂不足、品牌不合适、排油结构有缺陷、异物、轴承安装误差或轴挠度过大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仅调查轴承损坏,很难知道损坏的真正原因。但是,如果在充分了解使用轴承的机器、工况及其外围结构的基础上,了解故障的前后情况,结合轴承的损坏和各种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再次防止类似故障。
轴承主要零件加工过程
套圈的加工过程
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车加工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整个加工过程为: 棒料或管料(有的棒 料需经锻造和退火、正火)----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精研或抛光----零件终检----防锈----入库----(待合套装配〉
钢球的加工过程
钢球的加工同样依原材料的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热处理前的工序,又可分为下述二种,整个加工 过程为: 棒料或线材冷冲(有的棒料冷冲后还需冲环带和退火)----挫削、粗磨、软磨或光球----热处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滚子的加工过程
滚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热处理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两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车加工或线材冷镦后串环带及软磨----热处理----串软点----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终磨端面----细磨外径----终磨外径----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