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旺铺
天津铸铝件厂的行业须知「多图」
来源:2592作者:2021/12/2 4:57:00






压铸件模具会出现粘模粘料的现象如何解决

压铸件模具有时会有粘模粘料的现象出现,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

  1、检查模温是否正常,适当降低合金液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

  2、检查脱模剂配比是否异常,尝试更换脱模剂,调试喷涂位置和喷涂量;

  3、对压铸模具表面进行抛光,对已氮化过的模具,慎重抛光,防止破坏掉表面的氮化层,形成越抛越粘的情况;

  4、改进浇注系统设计结构,避免合金液持续冲刷型腔壁或型芯;

  5、修改模具冷却系统,调整压铸工艺参数,适当降低压射速度,缩短二速行程。

  6、试着在动模上磨几条横沟,0.2-0.3mm即可,压铸件上会表现被拉的很亮,不会损坏。这样可以增加很多动模侧的包紧力,把压铸件带到动模上。


表面热扩渗技术在模具表面强化中的应用

表面热扩渗技术 1、 渗碳和碳氮共渗 渗碳工艺应用于冷、热作和塑料模具表面强化中,都能提高模具寿命。进行渗碳处理时,主要的工艺方法有固体粉末渗碳、气体渗碳、以及真空渗碳、离子渗碳和在渗碳气氛中加入氮元素形成的碳氮共渗等。 其中,真空渗碳和离子渗碳则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渗速快、渗层均匀、碳浓度梯度平缓以及工件变形小等特点,将会在模具表面尤其是精密模具表面处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渗氮及有关的低温热扩渗技术 这一类型中包括渗氮、离子渗氮、碳氮共渗、氧氮共渗、硫氮共渗以及硫碳氮、氧氮硫三元共渗等方法。 这些方法处理工艺简便、适应性强、扩渗温度较低(一般为480~600℃)、工件变形小,尤其适应精密模具的表面强化,而且氮化层硬度高、耐磨性好,有较好的抗粘模性能。 3、渗硼 由于渗硼层的高硬度(FeB:HV1800~2300、Fe2B:HV1300~1500)、耐磨性和红硬性,以及一定的耐蚀性和抗粘着性,渗硼技术在模具工业中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但因压铸模具工作条件十分苛刻,故渗硼工艺较少应用于压铸模具表面处理中,但近年来,出现了改进的渗硼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而得以应用于压铸模具的表面处理。 如多元、涂剂粉末渗等。涂剂粉末渗硼的方法是将硼化合物和其他渗剂混合后涂覆在压铸模具表面,待液体挥发后,再按照一般粉末渗硼的方法装箱密封,920℃加热并保温8h,随之空冷。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致密、均匀的渗层,模具表面渗层硬度、耐磨性和弯曲强度都得到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平均提高2倍以上。 4、稀土表面强化 近年来,在模具表面强化中采用加入稀土元素的方法得到广泛推崇。这是因为稀土元素具有提高渗速、强化表面及净化表面等多种功能耐磨焊条,它对改善模具表面组织结构,表面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均有极大地影响,可提高渗速、强化表面、生成稀土化合物。


模具工作的温度压铸模的工作温度

模具工作的温度

压铸模的工作温度根据其压铸合金而不同,下面是几种合金模具的推荐值,供选用:

模具名称 工作温度/℃

锌合金模具 150-180

铝合金模具 180-225

镁合金模具 200-250

铜锌合金模具 300

压铸模工作温度的选择原则:

1) 模具温度过低,铸件内部结构疏松,空气排出困难,难以成型;

2) 模具温度过高,铸件内部结构致密,但铸件易“焊”附于模腔中,粘模

不易卸出铸件,同时过高的温度会使模体本身膨胀,影响铸件尺寸精度。

3) 模具温度应选择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经试验合适后,恒温控制为好。


制造压铸模的材料,不管从哪一方面都应合乎设计规定

制造压铸模的材料,不管从哪一方面都应合乎设计规定,确保压铸模在其正常的应用标准下做到设计使用寿命。因而,在资金投入生产制造以前,解决材料开展一系列检查,防止带缺陷材料,导致模具初期报废和加工花费的消耗。常见检查方式有宏观腐蚀检查、金相检查、超声波检查。

(1)宏观腐蚀检查。主要检查材料的多孔结构、缩松、龟裂、裂纹、非金属材料参杂及其表面的锤裂、接缝处。

(2)金相检查。主要检查材料位错上渗碳体的缩松、遍布情况、晶料度及其晶体间参杂等。

(3)超声波检查。主要检查材料內部的缺陷和尺寸。


王经理 (业务联系人)

13642189944

商户名称:天津远创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