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压铸不得不知的知识干货
做压铸不得不知的知识干货 为了保持型面的持久耐用,规定型面具有耐高温疲劳、抗磨损、不粘模、易脱落等特点。所以成型零件选用现阶段使用好的5Cr5CoSiV1(H13)原料进行生产制造。 铝合金的熔点。 为了使压铸模在加工过程中能更好地添充到模内所有凹孔和凹槽深处,保证金属材料在流动时彼此融合,在使用压铸模时,应适当选择金属材料的浇筑温度,铝液浇筑温度以下: 原料名称铝压铸液温度/℃ 420-500锌合金材料。 铝制品620-690。 铸造700-740铝。 850-960铜锌合金。 铝压铸铝温使用标准: 一、浇注金属材料温度越低,压铸模寿命越长; 二、采用超低温铝压铸,可减少排气管槽深部扩张,降低金属材料液溅的危险; 选择超低温铝压铸件可减少压室和链齿啮合的机会; 四、选择超低温铝压铸可减少铸件收拢孔及开裂的产生。 总之,在加工工艺标准允许的情况下,铝压铸件的温度,还是采用超低温铝压铸件好。
清洗压铸模具的方法和诀窍
模具清洗是模具保养维护中的一道关键工序,也是制约模具维护的瓶颈。因为模具制造开发的速度远快于模具清洗的速度,而模具经过快速清洗后马上又要准备进行下一次的生产,这样留给模具清洗的时间就相当有限。通过对工厂的调查发现,厂房内排列在走廊和车间里的压铸模具几乎占满了车间有限的操作空间,仅仅只是等着被清洗。
有些公司在一次生产结束后,没有进行任何清洗处理就直接将模具复位,并继续用于再生产。如果生产出的锌合金压铸件是清洁的,那么就表示模具的运转没有任何问题。久而久之,公司内部就会形成一种“临时救火式”的文化观念,只有在模具内积累的残余物影响到零件质量或者模具被磨损时,才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也只是一带而过。
在对压铸模具进行清洗维修时,有些工厂会雇用一些初级技工或模具车间的学徒来做一些清洗模具和模板的杂活,随后,由维修技术人员对模具和模板进行拆分。但事实上,在清洗模具和模板的同时也会冲刷掉磁道标记,这就给维修技术人员发现并正确修复模具和零件的缺陷带来了困难。
的确,清洁模具并不需要模具制作技工那样的才能,但是如果让一位不熟悉模具特殊功能和缺陷或不清楚模具关键密封区域特性的新手来负责模具清洁的工作,这完全是欠考虑的决定。因为模具清洗工作分配的不合理,将导致持续产生具有性能缺陷的模具,而且由于增加了勾缝、毛口、边角、过早的电镀或钢材移位和模具混合等,还同时会大幅地增加模具的预算。这类问题往往起源于“临时救火式”的维护保养文化,从不对缺陷进行监控或核算并查清问题的根源。
模具预热方法:快速预热法
模具预热方法:快速预热法
压铸模具上好后,先在模具表面均匀涂抹离模腊(抗焊合蜡),然后用煤气火焰对模具进行初步预热,煤气火焰长度一般为20~30 cm,其间要保证模具受热均匀,持续预热约10 min。煤气火焰预热结束后,开机并用铝料进行热模,先低速压射3模,再转高速压射1模,再高速增压1模,后转正常生产。其间需损耗5模铝料,其中铝料压射时需将留模时间设置为正常参数的2~3倍,喷涂时间为正常参数的50%,高速压射速度为正常参数的80%,若以250~400 t机型为例,以80模/h的产能作参考,则所需耗时约151 min。
快速预热法是先用煤气对模具进行加热,加热之前需保证模具表面必须涂上离模腊,防止局部过热烧坏模具。然后需将留模时间延长2~3倍,增加铸件停留在模具型腔内的时间,加快模具升温。热模时喷涂时间也要减少50%,减少在热模过程中脱模剂带走的热量,达到进一步加快升温的效果。此方法热模耗时,而且只需5模即可达到工艺要求的模温区间,因此建议采用快速热模法进行热模。
正确选择压铸成形条件,是试模调整的关键
压铸模的调整内容
压铸模制作完成以后,要经过试模来进行调整,选择正确的压铸条件和工艺参数,才能达到稳定的压铸,生产出合格的铸件。
试模前,试模人员应做到对压铸用的合金原材料进行事先检查,了解合金材料的特点和压铸特性;还应了解模具的结构、压铸机的性能、压铸条件、压铸工艺及操作方法等。
正确选择压铸成形条件,是试模调整的关键。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即使模具的设计与制造都十分正确,但由于压铸成形的条件选择不当,同样压不出合格的铸件。相反,在某些情况下,可借助于调整压铸成形的条件,来克服模具的不足之处,压出了合格的铸件。为此,试模人员必须熟悉各项压铸成形条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模具的动作原理等,才能正确地选择和合理地调整各项压铸成形条件。
压铸成形条件调整的内容有:材料熔融温度、压射时模具温度及熔液温度;压铸机的注射压力、锁模力、开模力的确定及根据制件情况所需的压射比、压射速度大小等。后对压铸成型的制品状况要进行修整后才能获得完善的压铸件。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