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地的工业国家受到社会的环保压力,不得不探求的改善方法,希望能在环保表现方面不断改进,以保持本身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在此趋势下,一套用于环保管理的崭新***ISO14000应运而生。
时至今日,***工商界均需面对许多压力,因为愈来愈多人要求工商业活动必须符合ISO14000环境规范的相关要求,以减轻来自市民、环保团体、工商业机构内的股东、投资者、客户、监管机构的压力。
从另一角度来看,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在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的时候也普遍关注该产品生产全过程是不是环保的。显而易见,这种由市场推动的环保压力肯定不断增加。
ISO14000是***化组织(TC207)
ISO14000 是***化组织(ISO)第207技术(TC207)从1993年开始制定的一系列环境管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管理体系审核(EA)、环境标志(EL)生命周期评价(LCA)、环境绩效评价(EPE)、术语和定义(T&D)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焦点问题,向各国***及各类组织提供统一、一致的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的***和严格、规范的审核认证办法。
环境管理体系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纷纷制定各类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
伴随着本世纪中期爆发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害事件,人类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出现及其严重性。环境污染与公害事件的产生使人们从治理污染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要有效的保护环境,人类社会必须对自身的经济发展行为加强管理。因此纷纷制定各类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并试图通过诸如许可证等手段强制企业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来改善环境。
正是在这种环境管理国际大趋势下,考虑到各国、各地区、各组织采用的环境管理手段工具及相应的标准要求不一致,可能会为一些国家制造新的“保护主义”和技术壁垒提供条件,从而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化组织(ISO)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机会,并为响应联合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于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正式开展环境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期望通过环境管理工具的标准化工作,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组织的自愿环境管理活动,促进组织环境绩效的改进,支持***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
国企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三个层次
1.主体产品环境质量控制。
首先是企业主体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其全部环境管理工作,应纳入企业的环境管理手册,强调环境方针和环境因素活动的程序化控制,而工序间的活动依然通过工作质量系统来保证和实现。
2.生产过程环境质量控制。
由于生产过程结构的多样性,在强调企业对社会、自然的统一规范的前提下,生产过程环境质量控制可以通过环境管理手册或程序文件来体现,环境管理规范觞准化工作要求通过支撑性文件来补充。这样,在接受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规范认证或审核时,亦能保持环境管理的一致性。
3.直接环境质量的控制。
企业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的一致性是特别要强调的方面。环境监测部门应按iso14000确定管理要素,建立环保体系,这部分管理在环境管理手册的统一规范下,可以进行管理承接。实行iso14000就是要用环境管理体系的书面程序来减少人为的环境污染和不良环境行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