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厂”正在贯穿产业升级全过程
近年来,工业4.0概念越演越烈,而“智慧工厂”作为工业4.0的,正在贯穿产业升级全过程。在国内,2015年正式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将智能制造作为引导工程,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的落地应用对于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智慧工厂”的实施落地也是中国走向“智能制造”的关键性标志。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智慧工厂”需要海量数据智能处理和多终端信息输送,通讯技术是一个关键也是难点。
一座真正进入智能化的工厂
一座真正进入智能化的工厂,主要是善用软件与系统整合技术,使其生产行为具有资料搜集分析、人工智能(AI)、虚实系统整合、人机协同作业等特色,进而可以实现诸多营运创新目标,包括了自主调整厂区与产线的产能配置,自主调整上下游供应配送,自主优化生产环境的资源与能源配置,辅助人员正确完成各种操作及组装,以及实时逆向生产进度与历史。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机器接管了大部分体力劳动,同时也接管了一部分脑力劳动,工业生产能力超越了人类的消费能力,人类进入了生产过剩的时代,产品的生命周期也随之大大缩短,从前的大批量生产会造成产能过剩,以往的一刀切的的办法做出来的产品,不能适应现在用户都需要。
智慧工厂是当今工厂在设备智能化、管理现代化、信息计算机化的基
智慧工厂是当今工厂在设备智能化、管理现代化、信息计算机化的基础上达到的新的阶段,很多制造企业都在大力布局智能工厂。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行业智能制造系统都还处于局部应用阶段,只有少数大企业单项业务信息技术覆盖面较高,关键业务环节应用系统之间实现了一定的协同和集成。当前,智能制造热度高企,石化、钢铁、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飞机制造等行业纷纷开始探索建设智慧工厂。《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这必将加速智慧工厂在工业行业领域的应用推广。预计未来3-5年,将涌现出一批智慧工厂。
为什么整体规划这么重要?
整体规划其实在做一件事情,即定义清楚在什么时候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锁定的是两个维度属性,时间维度和需求维度。那为什么整体规划这么重要呢?
整体规划能够让管理层看到未来2~3年的整体蓝图,更容易界定这个标的是不是与他对企业或者战略发展方向的定位是相吻合的,管理层的认同对于后续下面执行层的推动是非常有利的,行业有一种说法叫“所谓领导重视的项目一般都比较好推”;有了清晰的整体规划,更好识别促成整体规划可落地的相关资源要素的匹配,如预算、人才等;整体规划也是对企业现状的一种好的摸底,虽然说规划要仰望星空、对标,但我们不能忽视规划的属性,即立足于企业当下和实际。通过整体规划的行动,识别出企业当下面临的困难和业务痛点,整体规划其实也是一种找出疼点,持续改善的过程。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