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并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的,而且每种材料的镀法都不一样,电镀前处理,电解液配方,电流大小,电镀时间等等,各个细节都会导致电镀质量变化,抛开其他不说,电流小一点,电镀时间长一些,这样镀出来的产品质量越好,有点小火慢熬的意思,当然成本也是直线上升,到底怎么镀的还是看视频吧。
通常为了防止腐蚀和增加美观用,所以般用于保护装饰性镀层上。铜制品上镀镍防腐较为理想,但由于镍比较贵重,多用镀铜锡合金代替镀镍。
电镀层质量测试
1)附着力。按照GB/T5270-2005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标准,对镀锌层附着强度进行检测试验;
2)厚度与致密度。JSM-6360LV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
3)外观。按照GB/T9799-1997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标准,对锌镀层的外观与厚度进行检测;
4)镀层成分分析。电镀层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沿着基体金属向镀层方向,锌的质量分数在递增,铁在递减,这是由于电镀过程起始阶段,基体金属上的铁原子与锌形成合金,随着电镀进程的深入,镀层主要以锌与高分子配合物形成高分子配合物为主,基体金属被锌层所覆盖,因而距离基体金属较远处的镀层,主要是锌,这也加强了基体的防腐性能。
电镀加工相关术语知识普及
1.不连续水膜: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
2.孔隙率:单位面积上的个数。
3.:从镀层表面直至底层覆盖层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它是由于阴极表面上 的某些点 的电沉积过程受到障碍,
使该处不能沉积镀层,而周围的镀层却不断加厚所造成。
4.结合力:镀层与基体材料结合的强度。
5.变色: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
6. 起皮: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
7.剥离:某些原因(例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表面镀层的破碎或脱落。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辅助阳极或阴极呢?
在分散能力和深度能力均不好的镀液中,如果要求镀层厚度均等和覆盖quan面的话,一般采取辅助阳极和辅助阴极。
辅助阳极用于镀件上电力线不能达到之外,金银铜电镀加工,如深凹处或管内部等。不论使用辅助阳极或辅助阴极,注意是要使镀件各部位的电力线均等,从而能得到均匀的镀层。辅助阳极一般采用不溶性的阳极(如铅板、铁板等)。也可用可溶性的。但需注意产生阳极泥渣的影响和导线的溶解。辅助阴极可用铁丝或铜线护框,粗细和距离以能防止产品免受电力线的集中而使镀层厚度太厚,金银铜电镀,甚至烧焦。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