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锚支护
1.喷射混凝土应紧跟开挖工作面,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当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应先填平。分层喷射时,一次喷射厚度可根据喷射部位和设计厚度确定。
2.钢拱架应与喷射混凝土形成一体,钢拱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钢拱架应全部被喷射混凝土覆盖,保护层厚度≥40mm。
3.临时仰拱应根据围岩情况及量测数据确定设置区段,可采用型钢或格栅并喷混凝土修筑。
控制加固范围
1.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小导管的长度、开孔率、安设角度和方向。(长孔角向)
2.小导管的尾部必须设置封堵孔,防止漏浆。
主要材料要求
管棚所用钢管一般选用直径70~180mm,壁厚4~8mm无缝钢管。管节长度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短管棚采用的钢管每节长小于10m,长管棚采用的钢管每节长大于10m,或可采用出厂长度。(小导管直径30~50mm、长度3~5m)
(1)水泥砂浆主要成分为P.O42.5级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水泥砂浆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外加剂应视不同地层选用;配比应根据工程土质条件,经试验确定。
1、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工艺流程:(小导管、管棚:钻→擦→注→封 地表锚杆:钻→注→擦→封)
(2)测放孔位→钻机就位→水平钻孔→压入钢管→注浆(向钢管内或管周围土体)→封口→开挖。
(3)管棚一般是沿地下工程断面周边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一定的间距环向布设,形成钢管棚护,沿周边布设的长度及形状主要取决于地形、地层、地中或地面及周围建筑物的状况,有帽形、方形、一字形及拱形等。
(4)管棚钢管环向布设间距对防止上方土体坍落及松弛有很大影响,施工中须根据结构埋深、地层情况、周围结构物状况等选择合理间距。一般采用的间距为2.0~2.5倍的钢管直径(小导管间距一般100~150,环向300~500)。纵向两组管棚搭接的长度应大于3m(小导管纵向搭接1m)。在铁路、公路正下方施工时,要采用刚度大的钢管连续布设。(公铁连续)
喷锚支护:
1.冻结法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用于富水软弱地层的暗挖施工固结地层。通常,当土体的含水量大于2.5%、地下水含盐量不大于3%、地下水流速不大于40m/d时,均可适用常规冻结法,当土层含水量大于10%和地下水流速不大于7~9m/d时,冻土扩展速度和冻结体形成的效果。
2.在地下结构开挖断面周围需加固的含水软弱地层中钻孔敷管,安装冻结器,通过人工制冷作用将天然岩土变成冻土,形成完整性好、强度高、不透水的临时加固体,从而达到加固地层、隔绝地下水与拟建构筑物联系的目的。
3.在冻结体的保护下进行工作井或隧道等地下工程的开挖施工,待衬砌支护完成后,冻结地层逐步解冻,终恢复到原始状态。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