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设计流程概述
首先按照产品使用的材料类别;产品的形状和精度等各项指标对该产品进行工艺分析,订出工艺;
然后确定产品在模具型腔中摆放的位置,进行分型面;排溢系统和浇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再对各个活动的型芯拼装方式和固定方式进行设计;
接下来是抽芯距和力的设计;
顶出机构的设计;
要确定压铸机,对模架和冷却系统设计;
接着核对模具和压铸机的相关尺寸,绘制模具及各个部件的工艺图;后设计完成。
压铸模具制造中损坏的原因
在压铸模具制造生产中,模具损坏常见的形式是裂纹、开裂。应力是导致模具损坏的主要原因。热、机械、化学、操作冲击都是产生应力之源,包括有机械应力和热应力,模具处理过程中如果热处理不当,会导致模具开裂而过早报废,特别是只采用调质,不进行淬火,再进行表面氮化工艺,在压铸几千模次后会出现表面龟裂和开裂。
钢淬火时产生应力,是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与相变时的组织应力叠加的结果,淬火应力是造成变形、开裂的原因,固必须进行回火来消除应力。在生产过程中,模温模具在生产前应预热到一定的温度,否则当高温金属液充型时产生激冷,导致模具内外层温度梯度增大,形成热应力,使模具表面龟裂,甚至开 裂。 在生产过程中,模温不断升高,当模温过热时,容易产生粘模,运动部件失灵而导致模具表面损伤。应设置冷却温控系统,保持模具工作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
压铸模具离子覆膜技术
在压铸行业,压铸过程中的粘模、冲蚀、腐蚀而造成的产品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下,甚至造成模具的损坏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压铸企业的老大难问题。
现在将现代表面工程技术应用于压铸模具的表面处理,极大地改善了压铸模具的表面性能,而且是长效型的,解决了传统工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用行内人士的话来讲是***了压铸模具表面处理的先河。
该方法是运用离子覆膜技术,在模具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陶瓷薄膜,这层膜具有耐磨损、抗腐蚀的功能,由于这层膜使用的材料不与铝、锌等金属溶液亲和或发生反应,所以能极大地改善压铸件的离模性能而不发生粘模现象。例如某厂家一个铝合金压铸件,产品质量要求很高,由于发生粘模现象,不得不压一个小时模具就得下来打磨一次,经过表面处理后,模具八个小时才下来,而且清理起来非常容易。
在锌合金压铸,由于锌合金溶液极易与模具钢发生反应,有的模具在试模阶段就发生了侵蚀现象,模具经过表面处理后,由于锌合金溶液不与模具直接接触,从而***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