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家长担心的问题?
首先,自然是训练过程的***性,因为在之前也提到了,不***的老师和课程内容,容易对孩子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
如上图所示,针对幼儿的运动类项目指导意见,相当于一条不可跨越的边界,边界内,无论课程形式如何、教学手段如何,都是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而边界外,无论效果如何,都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当然,标准和指导意见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而产生变化,而先发生变化的,是争议区域内的内容。比如,使用重物增加重量的深蹲练习,是边界外没有争议的危险行为,属于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内容;但借助一些高科技的展示工具,比如地面LED屏,虽然区域内的灯光条件并不适合标准意义上的“体适能训练”,但交互的形式可以吸引孩子参与其中,获得更多的身体运动机会,有利有弊,所以属于争议区域。三、掌握基本动作,我们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的动作类别是:走、跑、跳跃、投掷、攀登、钻、爬、搬运等)。
所以,在“体适能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进行***后,只要孩子表现出往标准姿势靠拢的趋势,就算成功,不需要把孩子拉回来再重新***。所以,避免运动损伤,并不是去防止那些小磕小碰,因为防不住,也没有必要。因为,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反复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获得了足够多的尝试和经验积累后,自然而然会完全学会老师教导的动作,而且十分扎实。
针对一些因为孩子个人的客观原因而暂时无法完成的动作,老师和家长可以适当提供一些辅助而不是全盘包办。比如爬箱子或者上单杠,孩子因为上肢力量不足无法撑起自己,成人可以在下面垫下脚,或者适当托一下就撒手。对距离、空间等客观因素的理解,对时间等抽象因素的理解,对数字的认知、简单的运算(比如两个矮箱子叠起来就变成了一个高箱子),也会在训练过程中让孩子们不断产生认知。让孩子尽量以自己的力量完成挑战,能够极大刺激孩子的满足感,让他们充满信心。
除此之外,机构要想让家长产生消费需求,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
1、增强家长的“缺乏感”。每个家长都有“缺乏感”,比如医生、老师常常指出孩子有各种缺陷不足,这种“缺乏感”会增强家长的重视度。
2、加强课程的功效,要让家长一眼就清楚机构是做什么的,因此一定要在课程设计上下功夫。
3、降低家长采取行动的成本。对外:机构要降低家长时间及金钱成本,对内:机构自身要提高品牌影响力,让家长选报体适能课程的时候一开始就想到选择你的机构。
在挖掘家长需求时,机构会碰到三类家长人群:一类是动机强、消费能力强的家长,另外一类是动机弱、消费能力强的家长,后一类就是动机强、消费能力弱的家长。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