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系统拓扑结构
池州海绵监测试点由传感层、传输层、平台层组成。传感层主要包括流量传感器、雨量传感器、SS在线监测仪等组成,主要功能是实时在线采集流量、雨量、SS等信息。传输层由RTU组成,主要功能是实时读取和处理各类传感器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平台层。平台层主要包括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分析,并以数据为基础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评估。5平方公里老城区内打造海绵城市试点区,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半干旱缺水型海绵城市建设的“西宁模式”,打造西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可***推广的样板。2.6.监测系统拓扑结构
海绵城市建设引入ppp模式
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除国家投入外,应该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这将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我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积极探索海绵城市ppp新模式,通过竞争性选择引入社会资本,建立按效付费的绩效考核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进一步落实海绵城市PPP建设模式及方案编制工作,自7月份以来,海绵城市(筹建)办及***区相关单位已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及中科院等行业领1先单位,就海绵城市PPP建设运营模式和融资体制进行多次交流,为下一步正式委托咨询编制方案先期做好工作准备。适应城市发展的弹性,不仅囊括“小海绵”模式消纳的降雨类型(中小型为主),也包括发生频次小但对城市正常运行影响剧烈的大型降雨及其他灾害性天气。
“小海绵”与“大海绵”
“小海绵”模式是以地块“年总径流控制率”这一定量化指标为建设***,同时也强调在径流控制过程中的“额外”效益,如(雨)面源污染控制率提升、城市内涝频次削减等的建设模式。“小海绵”立足于雨水年径流控制率达标,凸显出海绵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基本立足点不同、根本出发点不同和生态环境导向不同。可以说,“小海绵”模式是准确评估城市海绵建设是否符合海绵城市“弹性”及“吸纳”等内在要求的基本出发点之一。海绵城市监测目标镇江市***区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目标为:(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
与“小海绵”模式不同,“大海绵”模式则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积极统筹并规划整合了一系列相关工程举措,形成的广泛而丰富的城市建设体系。“大海绵”建设模式,延伸扩展了基于“雨水径流控制率”为***的“小海绵”构建形式。结合各地海绵建设模式,“大海绵”工程主要有三类,***类从城市水循环系统出发,简称“涉水”工程,如城市防涝系统建设、城市黑臭水体消除、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地下水质量提升、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综合管廊建设等;第二类结合城市景观绿化系统,简称“涉绿”工程,如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河道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等;第三类则指在海绵构建中发生的城区更新及城市扩张等,包括新区建设,即耕地和村落转变为城市,以及旧城改造,如城中村消减、城乡结合区域改造提升等,简称“涉改”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法即是从传统“快1排”模式转化为“渗、滞、蓄、净、用、排”的主要工程技术措施。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