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航煤质量管理的生产要求
中国对航煤的管理除指标要满足***外,还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办法,例如生产直馏航煤的常压蒸馏装置不允许掺炼二次加工馏分或“污油”;加氢裂化等装置生产航煤馏分时要求原料中来自二次加工装置的馏分比例不大于15%。
航鉴委要求,中国的炼油企业首1次用于生产航煤的新原1油品种生产出合格的航煤后,需要经过航鉴委批准备案,才能进入市场;对某个炼油企业使用新原1油品种生产出合格的航煤后也必须备案,之后才能进入市场。
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略具臭味。沸程180~310℃(不是绝1对的,在生产时常需根据具体情况变动)。平均分子量在200~250之间。密度大大于0.84g/cm3。闪点40℃以上。运动黏度40℃为1.0~2.0mm2/s。为防止高1渗透性煤油泄漏,焊接质量需严格控制,焊接后应及时去除焊缝表面杂质,***可视焊接缺陷,部分焊接完成后应至少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无损检测。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易挥发。***。挥发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1炸性的混合气。爆1炸极限2-3% 。燃烧完全,亮度足,火焰稳定,不冒黑烟,不结灯花,无明显异味,对环境污染小。
比起***来煤油的危险性要低。航空煤油是搀加有其它物质的煤油,它是涡轮发动机的燃料,也是火箭引擎的燃料。
早期,我国航煤储存广泛采用拱顶罐,但航煤蒸发性高,同时拱顶罐在储存与收发油时存在“小呼吸”与“大呼吸”,油品蒸发损耗较大。为保证航煤洁净,常采用“三罐制”,即使用罐—储存罐—沉淀罐来获取合格的航煤,该方法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延长了油品的沉淀时间。基于此,80年代初,我国民航系统设计采用一种新式的锥形底航煤储罐,用来排出罐内沉积污水,提高航煤的质量。截至目前,航煤储罐设计使用的主要规范为美国的API650,英国的BS2654以及日本的JISB8501。90年代后此种罐型在得到广泛应用。1988年,浙江义乌泵业有限公司(原浙江义乌石油油泵厂)成功研制出可供500 m3航煤储罐安全使用的DN100浮动式吸油装置并应用于拱顶罐;1991年,总后1勤部油料研究所成功研制了大管径油罐浮动出油装置,并迅速推广应用于机场油库。该种锥形罐底加上浮动吸油装置的使用成功取代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