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设备
我国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低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节约型社会、建立水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手段。在省农科院支持下,唐丽团队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10余年,吸取了美国、以色列等国外***经验,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并在果蔬生产中得到转化运用,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节水灌溉设备行业的整体竞争格局是:目前,节水灌行业内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近几年由于国家加大了对节水农业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节水灌溉行业前景看好,进入该行业的投资者逐步增多,使得行业的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4)增产: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精1确地给植物提供养分,做到了植物养分利用率***1大化,因此可以达到作物增产,增加经济效益的效果。
5)改善作物品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做到在各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期提供作物所必需的各种养分,避免各种元素之间的拮抗反应,做到各种元素的均衡,显著地增加产量和提***,增强作物抵御不良天气的能力;滴灌施肥由于精1确的水肥供应,作物生长速度快,可以提前进入结果期或早采收。其缺点是2,当管道间距较大时灌1水不够均匀,在土壤渗透性很大或地面坡度较陡的地方不宜使用。
5.移动终端APP
方便管理人员通过APP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系统信息,远程操作相关设备。
新普惠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亮点
(1)节水节肥——***水肥灌溉和***调控;
(2)省时省力——可迅速大面积灌溉和施肥;
(3)智能控制——根据土壤水分等相关参数自动反馈控制灌溉;
(4)提高产量——投运该系统可增产30~50%。
***节水灌溉是对除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输、灌1水方式的统称。水肥一体化技术》由张承林、邓兰生编著,是应我国目前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迫切需要编写而成。根据灌溉技术发展的进程,输水方式在土渠的基础上大致经过防渗渠和管道输水两个阶段,输水过程的水利用系数从0.3逐步提高到0.95,灌1水方式则在地表漫灌的基础上发展为喷灌、微灌、直至地下滴灌,从水的利用系数0.3逐步提高到0.98。
目前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而农业用水浪费极为严重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使农业成了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每立方米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5kg,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每立方米水的粮食生产能2kg以上的水平。节水灌溉是以***1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1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1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
改变人们千百年来传统的灌溉习惯,用较少的水获得较高的产出效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重任,也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途径之一,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