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微景观生态瓶 已经成为办公桌上占地空间不大,无需费时照顾,养眼悦心的潮流 “小宠”,市面上销售的成品价格虽仍旧偏高,但考虑到手工制作,作为送人礼物则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解决了很多手残族们的DIY短板。要是怕自己的生态瓶布景 “撞脸” ,那就索性自己买素材来做喽!
当我们兴冲冲、满怀希望把微景观生态瓶摆在自己家中、桌面上时,你可曾想过一个事情,迷你森林装进小器皿中,它们每一株都是鲜活的,如何让它们持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延续你眼中看到的美丽童话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都说苔藓容易养,但身边那些能够把它们养 “挂” 的人也大有人在。结果相同但成因各有差异,花小样也做了一些问题汇总:
1、微景观生态瓶的开盖时间过久,多则数天,又不及时补水。
2、拼命浇水,直到苔藓吸收不了,活活被照顾到泡死。
3、将苔藓微景观生态瓶放在强光下直晒,干热到挂掉。
通常来说,生态瓶中都要放上些苔藓,与其他同习性的植物供养,适当水润,便可持续生长,品相水灵。一般被闷养的苔藓,如果换气时室内的空气比较湿润,湿度高的地区,都不用怎么浇水的,如果苔藓表面干燥,可以适当喷些清水就好。水大会烂掉,诱发霉菌,损伤植物,影响美观。
微景观生态瓶的日常养护
(苔藓篇)
【光照】苔藓是阴生植物,对光照需求没有那么强烈,苔藓需在室内的散射光下养植,不能直射中午的烈日,可偶尔晒一下清晨或傍晚的阳光,这样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平时可以将它们摆放的在室内接受全天明亮的散射光,或是清晨、傍晚晒会太阳,甚至开台灯晒几个小时就能满足需求。每天养护需要照射5-8小时的间接阳光,避免直射。但要注意,一定不能在大中午在太阳下暴晒。
【水分】苔藓是直接靠叶面吸收水分的植物,每次浇水时苔藓喷叶面,每次浇水用喷壶均匀喷湿叶面即可,生态瓶底部不宜长时间大量积水,浇水的原则为苔藓喷表面,植物浇根部。虽然苔藓喜欢潮湿,但浇水太多也会生病,所以,我们浇水要适量。
日常养护宁可干一点,也不要过湿。自然干燥休眠的苔藓浸透水还能复原,但长时间湿漉漉的苔藓,一旦温度不适宜就容易损伤。如果叶片沾水贴在玻璃内壁上,将两者分开,否则叶子会烂掉粘在玻璃内壁。
每天浇灌***1好选择喷雾形式。如果超过三分之的玻璃罩形成水雾,我们需要打开罩子用纸巾擦拭,***终让它独立成立一个水循环系统。
【温度】国内绝大多数地区都适合苔藓生长,生长的***1佳温度在5℃-28℃之间,适宜的湿度在80%左右,通常室内温度低于25℃时,就要适当减少浇水的频率。苔藓要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因为它们的叶片是单层细胞的,所以很怕干。如果几天忘了浇水就会枯黄,但再浇水过几天就又有重新长出。室内温度太低的话也会枯黄,***1好保持25度以上。
【土壤】虽然微景观中的苔藓对土没有要求,但还是建议用专门的培养土,因为这种土不容易发霉。平时注意观察瓶内植物情况,一旦看到有霉变迹象,及时清理枯萎死掉的植物老叶和烂叶部分,避免引起腐烂真1菌***,影响到整体环境。此外,我们还需要去掉那些生长维度早已超过生态瓶范围的植物枝叶。
【通风】如果是密封的玻璃瓶,瓶内植物众多,建议每天开盖几个小时让植物透透气,增加空气流通。
如果养护不当的话,苔藓也会出现一些病症:
【发白】通常是浇水太少,或敞口环境太干燥,只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即可。
【发黄】造成苔藓发黄的原因比较多,一般是光照条件不适合,土壤不适合苔藓生长,或者是敞口的环境下空气质量不好。
【发黑】通常情况下是因为浇水太多导致苔藓根部长期泡在水中,开始变黑腐烂。这个时候应该停止浇水,并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如果水分还是太多,应该稍微倾斜微景观,再用纸巾或者吸水布将多余的水分吸走。
【表面长霉菌】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通风不畅,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应该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喷洒多菌试剂并接受早晨和傍晚的阳光进行杀菌消毒;严重的话就需要换土处理。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