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殖网 (Value AddedNetwork,VAN)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1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企业内部网(In1tranet)。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90年代创造出了“***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点是按照客户定单组1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的物流网络支持,当然物流网络的基础是信息、电脑网络。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缺乏健全物流信息平台城市虚拟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信息化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也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部分城市也已经建立诸如“物流信息网”等形式的简单的物流信息平台,但是其功能单一、信息安全和保密性差,与发展城市虚拟物流体系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缺乏潜在用户群的理解虚拟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沿,其理论认识尚且没有统一。但就当前对虚拟物流普遍认识来说,虚拟物流参与方往往没有自己的仓库、车队等显性资源,有的只是信息、知识、方案等隐性资源。因此部分参与方由于没有显性资源而得不到需求方的理解和接受。此外,由于***范围内已成功实施虚拟物流的具体案例也非常少,再加上业界对物流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虚拟物流很难让用户群完全理解和接受。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