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选择压铸成形条件,是试模调整的关键
正确选择压铸成形条件,是试模调整的关键。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即使模具的设计与制造都十分正确,但由于压铸成形的条件选择不当,同样压不出合格的铸件。相反,在某些情况下,可借助于调整压铸成形的条件,来克服模具的不足之处,压出了合格的铸件。为此,试模人员必须熟悉各项压铸成形条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模具的动作原理等,才能正确地选择和合理地调整各项压铸成形条件。
压铸成形条件调整的内容有:材料熔融温度、压射时模具温度及熔液温度;压铸机的注射压力、锁模力、开模力的确定及根据制件情况所需的压射比、压射速度大小等。后对压铸成型的制品状况要进行修整后才能获得完善的压铸件。
压铸件在应用全过程中,应当留意下列好几个层面
压铸件在应用全过程中,应当留意下列好几个层面:
1)加热时,刚开始的火力点不必过急,应当慢慢增加,且刚开始要在锁模情况下加温;加热时,拆下来或是挡住磨具上不适合烤制的零件,如导轨滑块,弹黄等。
压铸件1.jpg2)试件全过程中,性能参数的更改,尽可能不必另外变动好多个主要参数,不然没法判断是哪个主要参数对它有影响。
3)调节全过程中,工作压力要逐渐提升,一下提升过多,将会会造成粘模,或是获得的主要参数工作压力太高。
4)黏膜出現,铸造件无法取下时,要用木制,或圆钢去清除,禁止用不锈钢板材质的***工具去敲击,不然毁坏模。
5)假如黏膜或是别的缘故,判断自身没法解决的,要将磨具取下,由技术***的磨具老师傅解决。
6)应用前,即每压模铸前,一定要尽可能清除整洁磨具表层残余的披锋,脏物,不然会毁坏磨具,导致铸造件披锋,乃至飞料。
7)应用全过程中,要按时对各主题活动位置做润化。
8)磨具工作中一定時间要开展维修。
9)制冷出水量要依据不一样部位设定总流量,以调节总体溫度一致。
10)定时执行拆换零配件,以确保铸造件品质。
11)磨具要按时维护保养和维护保养。
压铸模具粘模、粘料怎么解决?
1.检查模温是否正常,适当降低合金液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
2.检查脱模剂配比是否异常,尝试更换脱模剂,调试喷涂位置和喷涂量;
3.对压铸模具表面进行抛光,对已氮化过的模具,慎重抛光,防止破坏掉表面的氮化层,形成越抛越粘的情况;
4.改进浇注系统设计结构,避免合金液持续冲刷型腔壁或型芯;
5.修改模具冷却系统;
6.调整压铸工艺参数,适当降低压射速度,缩短二速行程。
7.试着在动模上磨几条横沟,0.2-0.3mm即可,压铸件上会表现被拉的很亮,不会损坏。这样可以增加很多动模侧的包紧力,把压铸件带到动模上。 可以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粘模次数太多!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