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胀光的工艺称为热喷涂
表面胀光是在常温下将直径稍大于孔径的钢球或其他形状的胀光工具挤过工件已加工的内孔,以获得准确,光洁和强化的表面。表面覆层强化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的表面强化工艺。将金属粉末加热至熔化或半熔化状态,用高压气流使其雾化并喷射于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的工艺称为热喷涂。目的:提高钢件的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或进行表面装饰。20世纪60年代,氧化着色铝材开始在建筑业盛行,用作建筑结构装饰材料。
瓷质阳极氧化处理工艺流程与常规
瓷质阳极氧化是指铝及铝合金在草酸、柠檬酸和硼酸的钛盐、锆盐或钍盐溶液中阳极氧化,溶液中盐类金属的氢氧化物进入氧化膜孔隙中,从而使制品表面显示出与不透明而致密的搪瓷或具有特殊光泽的类似塑料外观的处理过程。瓷质阳极氧化处理工艺流程与常规硫酸阳极氧化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瓷质阳极氧化是在高的直流电压(115-125V)和较高的溶液温度(50-60度)、电解液经常搅拌、经常调节pH值使之处于1.6-2范围内的条件进行。金属表面着色,顾名思义就是给金属表面“涂”上颜色,改变其单一的、冰冷的金属色泽,代之以五颜六色,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
混合酸温度下硬质阳极氧化优先
混合酸温度下硬质阳极氧化优先以硫酸为基础,添加少量草酸和二元酸,以获得较厚的膜,并扩大温度的上限,可以使阳极氧化温度升高至在10-20℃之间,硬质氧化膜获得了类似于硫酸氧化膜的特性。在10-20℃下电解,可以获得良好的氧化膜耐磨性和较高的着色产量;混合酸的高电流密度电解,可以防止氧化膜溶解,可以在高温下实施,降低生产成本,使膜更多。光滑,光洁,细腻,厚度大,硬度高。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
电压的调节要随溶液温度而定
电压的调节要随溶液温度而定。溶液温度较低时要采用规定上限的电压,这是因为溶液温度较低时所获得的氧化膜致密,氧化膜电阻大,要加厚氧化膜必然要采取较高电压,否则难以获得正常的氧化膜质量。溶液温度较高时则相反,要降低电压,否则会出现因所生成的氧化膜疏松而引起膜层溶液过快,难以获得理想的氧化膜厚度。例如:在无冷却装置的单位,夏季溶液温度会接近极限温度,如仍需继续工作的,则电压不可超过12V。而冬季溶液温度低于极限温度下限,此时电压要升至高位值,如18V。铝及铝合金制品在进行电镀前,必须事先对其施加底层,而后才能进行电镀。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