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氧化是铝合金表面处理的基本,普遍的方法
阳极氧化是铝合金表面处理的基本,普遍的方法。阳极氧化可分为普通氧化和硬阳极氧化。由铝和铝合金的电解着色获得的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日光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它广泛用于现代建筑铝型材的装饰。提高表面耐蚀性和耐磨性,减缓、消除和修复材料表面的变化及损伤。但是,具有高孔隙率和吸附能力的铝阳极氧化膜很容易受到污染和腐蚀腐蚀介质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孔进行密封处理,以提高抗腐蚀性,抗污染性和固定色谱。
阳极氧化过程中会增加受到焦耳热的影响
在可能条件下,适当提高电流密度有利于加速膜的生成速度,缩短阳极氧化时间,增加膜层的孔隙率,提高着色效果。但当继续升高电流密度时,阳极氧化过程中会增加受到焦耳热的影响,膜孔内热效应加大,局部温升显著,从而加快的氧化膜的溶解速度,成膜速度下降,遇到复杂件还会造成电流分布不均,影响着色效果。在制件表面还可能出现容易擦去的疏松氧化膜、或膜层发脆、开裂,或出现白色痕迹,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烧蚀制件。因此,在加工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或者必须在零件中内置特征以使其能够从非关键表面固定。
电压的调节要随溶液温度而定
电压的调节要随溶液温度而定。溶液温度较低时要采用规定上限的电压,这是因为溶液温度较低时所获得的氧化膜致密,氧化膜电阻大,要加厚氧化膜必然要采取较高电压,否则难以获得正常的氧化膜质量。溶液温度较高时则相反,要降低电压,否则会出现因所生成的氧化膜疏松而引起膜层溶液过快,难以获得理想的氧化膜厚度。例如:在无冷却装置的单位,夏季溶液温度会接近极限温度,如仍需继续工作的,则电压不可超过12V。阳极氧化的目的尽管铝具有足够的耐腐蚀性能,使其在暴露于大气时仍能保持其结构完整性,但仍会发生表面腐蚀,损害其外观。而冬季溶液温度低于极限温度下限,此时电压要升至高位值,如18V。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