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成汉语的被动语态
英语中的许多被动句也可以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句中经常使用汉语中表示被动意义的一些标志词,如“被”、“给”、“遭”、“挨”、“为……所”、“使”、“由……”、“受到”等。例如:
1)These signals are produced by colliding stars or nuclear reacti in outer space.
这些讯号是由外层空间的星球碰撞或者核反应所造成的。
2)Over the years, tools and technology themselves as a source of fundamental innovation have largely been ignored by historians and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多年来,工具和技术本身作为根本性的源泉在很大程度上被科学史学家和科学思想家们忽视了。
3)For a long period to come, most of China’s elderly will continue to be provided for by their families.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老年人仍旧要由他们的家庭来赡养。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英文电影名称的翻译技巧,希望对大家学习有用。
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电影名称不可避免地反映其所属的那个文化的特征。中西文化虽有很大的差别,但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如果在电影名称翻译中关注到了电影名称本身的特点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积淀,体现出了相同的文化底蕴,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Heatcanbeconvertedtoenergyandenergycanbeconvertedtoheat。
事实上,有很多英文电影名称的汉译就体现出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意味。
***便属《魂断蓝桥》。《魂断蓝桥》英文原名为Waterloo Bridge。直译滑铁卢桥。译为魂断蓝桥取意中国传统黄梅戏折子戏《蓝桥会》。《蓝桥会》讲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正合了Waterloo Bridge里男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on=effect)因此,熟悉介词与动词或形容词的习惯搭配是增词并正确理解词义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影片译为《魂断蓝桥》不仅体现了影片的主要内容,而且蕴含了中国文化。一举两得。
另一部巧夺天工的汉译当属《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部影片英文原名Lolita,是根据著1名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Lolita改编而成。Lolita是书中女主人公的名字,小说名译为《洛丽塔》。1复数形式名词的复数省译英语的某些名词,总是以复数形式出现,这是因为他们表示的物体总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因为讲了一个中年男子由爱慕而占有了他只有十二、三岁的继女的故事,属老夫少妻,译者便取苏东坡诗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
一树梨花压海棠典出宋代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的调侃之作。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苏东坡便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如:TheletterEiscommonlyusedforelectromotiveforce。梨花意指老夫的白发,海棠是为鲜艳欲滴的少妻。之后,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为老夫少妻,亦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
虽然这个译名不免使人想到千年前那位天才词人带点坏心的调侃和想出这个中文译名的人的有几分天才的恶趣味,但我们不得不佩服译者的才干。因为没有多少中文译名能如此具有中国特色而同时又如此和剧情相贴切。
直译法
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法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
意译法
意译却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当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而读者无法理解时,一般应采用意译法。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例如英语谚语Ahorsestumblesthathasfourlegs,若将其直译成“有四条腿的马会失蹄”,这自然会给听者的理解带来困难,甚至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对于这类谚语的翻译,应采取意译法,以完全不同的词语将甲方语句的寓意准确地传达给乙方。译者对广告词语的理解不能只限于宁面意义,还应了解它的引申意义和丰富的文化蕴涵。如果我们将上例Ahorsestumblesthathasfourlegs译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失为成功的处理方法,汉译后,其形虽变,然其意依存。以下各例谚语的翻译均体现了“形相远而意相近”的翻译的原则。
同义谚语套用法
有的英语谚语和汉语同义谚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并且有相同的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对于此类谚语可采用“同义谚语套用法”。
增词加注法
有些英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或具有典故性质,汉译时必须加注才能把意思交代清楚愿意,这种翻译法叫做增词加注法。例如,仅仅把Carry coals to New castle译为“向运煤,多此一举”是不够的,因为读者不一定理解“纽卡索”的含义,必须用增词加注法翻译为“向(煤区)纽卡索运煤,多此一举。”或加注,说明“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往那运煤,多此一举。由于居里夫妇是科学界的名人,夫妇俩的研究成果世界***,所以本句中的theCuries用增词法译为“居里夫妇”。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