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机器翻译的中文输入法
结合实际的人工翻译过程,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一般在自动译文中总能找到可以直接使用的***片断。因此,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我们认为***的是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充分利用机器翻译结果中的正确部分,同时应该尽量避免让译员受到错误部分的干扰。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提出一种融合统计机器翻译技术的中文输入方法。该输入方法面向人工翻译场景,根据用户按键,将统计翻译中的翻译规则、翻译假设列表和n-best列表等相关信息融合进输入方法,只需较少的按键次数就可以生成准确的译文结果。使用该输入法,译员可以完全不阅读机器翻译的自动译文,但仍可以得到机器翻译的帮助。因此,相对译后编辑而言,即使机器翻译自动译文的质量较低,该输入法也能显著改善译员的人机交互体验。此外,为了指导统计机器翻译系统生成更适合输入方法的翻译结果,我们提出了面向输入方法的机器翻译译文自动评价指标,使该输入方法利用更合适的统计翻译结果,进一步提升人工翻译效率。
及时调整错误
一般来说,在同传中不会有回过头来重新改正自己错误的可能性,但也不绝i对,所以,如果具备了改错空间,当然提倡有错必改。
调整是同声翻译中的校译过程,是译员根据接收到的新内容调整信息、纠正错译、补充漏译的重要环节。如英语中的时间、地点状语等大多出现在句尾,在使用“顺句驱动”翻译时,会出现译完主句又出现状语的情况。
【例】I went to holiday inn // for a seminar // at 10 o'clock // yesterday.
【译】这句话如果按照顺译法,可能会这样翻译:我去了假日酒店//参加一个研讨会//在十点钟//昨天。
如果翻译过程中注意及时调整,就可以表达为:我去了假日酒店//参加一个研讨会//时间是昨天上午十点。
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能否准确地认知、构建文化语境,通常取决于译者是否具备强烈的文化语境意识,取决于译者对不同的文化知识和行为习惯的认知,以及对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
习i***总i***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闭幕辞》中讲到:“民心相通应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心相通离不开文化交流,文化的深入交流更是无法脱离语境而孤立开展。“文化就是交流,交流就是文化。”(爱德华·霍尔语)文化语境对语言的理解是***的,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彼得·纽马克认为:“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的因素,其重要性要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要充分理解并准确翻译信号、代码和意义,就无法脱离文化语境。一旦脱离了文化语境,“文化上的细微差异可能就会影响人们理解和翻译文章的方式”。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能否准确地认知、构建文化语境,通常取决于译者是否具备强烈的文化语境意识,取决于译者对不同的文化知识和行为习惯的认知,以及对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