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翻译通过哪些渠道来做翻译
如果你完成了上面两个工作中的一个,就可以开始投简历找翻译工作了。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 给传统的翻译公司投简历
智联等招聘网站上有很多翻译岗位,你写好简历投过去就行。但你要注意防骗。
2. 给在线翻译平台投简历
目前订单量比较多的两个在线翻译平台是做到网和有道人工翻译。
做到网已经被***收购了,主要服务于***的海外业务。比较适合笔译初学者,但该网站的译员相互审校评分和500元提i现的规定,似乎饱受诟病。具体信息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有道人工翻译属于网易,口碑不错,主要订单类型是******中译英。
其他国内平台的订单量似乎并不充足,缺客户不缺译员,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当然,还有很多国外平台,比如Gengo和Proz,但是门槛较高,适合有一定本地化翻译工作经验的译员。
熟悉当地语言文化的差异
因为要把整个网站界面翻译成本地语言,包括产品详情、账单、条款、隐私政策等,所以必须保证翻译的准确无误,并且使用当地常见的语言风格。2013 年,西班牙时装零售商 Mango 公司在其法语网站上为一条金色项链做宣传时,形容它具有“奴隶风格”,激起了众怒。出现混乱后,公司不得不迅速发表道歉声明,解释说由于西班牙语“esclava”(手镯)和法语“esclave”(奴隶)太相似,而引起了误译。Mango 公司因此被法国许多反种族主义组织谴责,而法国一些著i名女演员则在 Change.org 上发出***,要求撤下引发争议的首饰。毫无疑问,这种翻译错误让 Mango 公司流失了大量客户,并且对品牌名称造成很大损害。
改变中译外和外译中的“逆差”局面,关键还是要深化对外开放。如果增加中国护i照的含金量,并按对等原则,让其他国家人容易进入中国,双方来去便利,交流频繁,则文化走出去水到渠成,不用助推。与此同时,也可考虑如下策略:
第i一,欲求送出去,必先请进来。应吸引更多外国人加入中国文学的翻译。现在在中国学习、工作且精通汉语的外国人比过去多了很多。他们常作为“白面孔”、“黑面孔”,上电视参加各种节目,成为娱乐对象,这是很可惜的。不如增加拨款渠道和基i金,让他们来参与对外翻译工作。比如爱尔兰文学基1金会,就主动设立基i金,请人翻译爱尔兰文学作品。这是可以借鉴的。
第二,以民间交流为主体。记得 2009年举办的法兰克福书展,中国是主宾国,专门有“版权服务站”;书展上也签下了多笔版权订单。***也批准了中国学术名著、中国文学名著、大中华文库等出版系列工程。不知在其他地方成效几何,仅从美国看,从网下到网上,中国经典还是冷门偏门。学界对中国文献的经典,也多沿袭前人定位。说典籍必谈诸子百家和儒佛道。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行。”一些我们认定为好的东西,他人出于种种考虑,漠视甚至排斥。 再者,《论语》、《道德经》这些经典,已经有了很多现成的译本,不必再三炒冷饭。而刘慈欣这些科幻作家,经过民间渠道,在国外反成了气候。他的《三体》译本,连奥巴马都买来看。这样的传播,是民间自发开展的,不假官i方助推之力。
第三,拓展对于价值的认知。这些年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中国被奉为学贯中西的大家,如陈寅恪、辜鸿铭,在国外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而国外熟知的中国人,如晏阳初,则中国罕有人知。如果我们拓展对于“价值”的认知,为什么不在译介中,“助推”已经可能被外国人接受的晏阳初们的著作?
第四,增加中外合作。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从事中译外的工作,中外合作也是好办法。例如中国古代文献,不要说外国人,就是我们自己有时候也难看懂。如属中外***合作,则会产生不同可能。需要警惕的是,文字工作过程漫长,合作的话,也需默契。多少年来,也只有杨宪益戴乃迭这种夫妻搭配比较成功。***能做的,是增加些中外协作,在协作的流程和质量控制上做些文章。如果真认为某作品重要,可以组建团队来翻,让有的人从事中文翻译,有的人负责外文润色,有的人负责回译以验证译文准确性。一些***典籍,如《圣经》翻译是通过团队协作方式完成,所产生的和合本译本至今仍被使用。好的团队协作合流程再造,能够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
第五,尝试共享翻译。过去的翻译,个人英雄主义流行。一旦某个人的翻译被发现有瑕疵,则可能连人带书被通盘否定。水烧到90度,被倒掉重烧。再有人烧到80度,又被倒掉,如此反复。倘若能够实现模式上的突破。假如能像软件开发那样,让后面的人修改前人错误,增加“补丁”,升级版本,陆续认可所有参与者的功劳,则不废前人努力,有益于逐步改进,功莫大焉。一些***,如“译言”曾有过合作翻译的尝试,大概是因为缺乏资助,没有大规模拓展开。在这个有共享单车的时代,共享翻译,还是可以继续尝试的。
中国文化传向全世界,参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也需要我们继续保持谦虚姿态。经济、文化各有规律,未必会同步发展。经济的发展,强势的国际形象,虽然***终会强化文化影响力,但这种关系,也是有一定延后效应的。即便中译外、外译中再保持逆差五十年,也应有胸襟坦然对待。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