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使用铜鼓历史悠久,他们把铜鼓看做是传家宝,十分珍惜它,并千方百计地保存下来,使之世代相 传。师宗壮大族的传世铜鼓主要集中在与广西接壤和与文山、红河两州交界的高良、五龙、龙庆三个民族乡的村寨,这些铜鼓多说是世代相传下来的,也有个别购买的。1955年春,在贵县高中一座土坑木椁墓里出土一面铜鼓,同出的随葬品还有铜壶、铜釜、铜博山炉、铁戟、陶壶和五铢钱等,可以确定它为西汉晚期。据调查,全县境内1958年以前存有铜鼓一百余面,后多数在当时的“献铜”运动中被毁,现今仅存十面,均为村寨集体所有,多由村中德高望重之人或某姓族长专管,这些铜鼓都为传世品,已无人能说清其窨是哪一代传下来的了。
师宗三个民族乡的传世铜鼓,壮大语称“嘟勒碾”,多为明清时期传入,型号麻江型、遵义型两种。按收藏者叙述,他们使用的铜鼓又可分为“公鼓”和“母鼓”,实际上是根据鼓壁的厚度和音响区分,公鼓壁厚,颈长,鼓面纹饰和鼓体较为轻巧,声音圆润而宏亮,母鼓又比公鼓贵重,壮族传世铜鼓的社会作用和其它文化产品一样,是随着其民族的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关于师宗壮族地区铜鼓的功能作用,说法较多,但主要是作为娱乐及礼仪工具使用,原始的功能如传讯与财富象征等已逐渐淡佚,但作为礼器的神圣性至今犹存。到底找到的人很少,今天西南出土铜鼓很多,恐怕与这种暗埋不无关系。将师宗壮族地区传世铜鼓的传讯和使用演奏以及各具特色的纹饰进行分析,有助于对壮族先民政治,经济,文化及他们对铜鼓的神圣崇奉反映出来的心理素质及社会状况的了解。
铜鼓上的连续回旋形构造.方形的叫雷纹,圆形的叫云纹,这是壮族先民在农业耕种中对求雨的反映。它早巳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上,甲骨文中可看出它的演变,商周时代把它加以发展.装饰在铜器上,铜鼓用它作花纹图案,反映了壮族先民一向从事农业生产,其中雷纹影响,为求雨多建雷庙,解放前南宁亭子立有雷庙,古时壮人还有定六月二十四日为雷公诞的。当时的所谓夷人就活动在两广地区的南部,后世的考古发现表明,这些地区正是铜鼓的又一集中地区。
(三)图腾崇拜的反映
鼓面饰有四至八只蛙,有的大蛙负小蛙,有的大蛙中还有数只小蛙。这是古人对蛙的崇拜。因“蛙鸣即铜鼓(鼓)精”、“鼓声宏者为上”,龟蛙能知天时,故视为神物。铜鼓为壮族先民的重器,鼓面饰蛙就是图腾崇拜的象征。’(《后汉书·马援传》)晋人刘欣期《交州记》也说:‘出大吴公皮以冠鼓。东兰县解放前每年还举行“埋蛙婆的盛典之俗。至于翔鹭纹、十二生肖、钱纹等,都与农业人生产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现象和生物有关。
(四)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历史传
晋人裴渊《广州记》说:‘俚獠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后汉书·马援传》)晋人刘欣期《交州记》也说:‘出大吴公皮以冠鼓。’(《后汉书·郡国五》注)明人邝露《赤雅》说:‘峒中酋长者,铸铜为鼓。’峒为未立郡县前的地方基层组织。峒中酋长指壮族酋长,铸铜壮族先民是铜鼓的制造者。所以,《广州记》、《晋书》、《陈书》、《南史》说到的铜鼓都有广西的铜鼓。壮族祖先已广泛聚居在广西南部沿海一带,如《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五引万震《南州异物志》说:‘广州南有贼曰俚,此贼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村,各有长帅,无君主恃,在山险,不用王。’俚就是乡里之人,上人,本地人,指的是壮族人。《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第四也其工序主要有如下几道:1、制模型首先用木料做成一个鼓形木模 作为范芯骨架,然后敷以掺有谷壳的粗泥料作范芯的底层,再敷上掺有草灰、牛粪的细泥料作表层,使表面光滑并且有较好的透气性和退让性。后,捏塑四个实心耳安在耳的部位。2、翻外范先在泥模型鼓表面涂以牛油,防止粘连,然后分块(面范一块、身范二块或面范一块、身范四块)敷以细泥料和掺加草盘、麻丝等的粗泥料,形成外范,在外范上按设计留好浇口,拆开外范后在范面刻印花纹。酒肉茶饭来献你,吃的喝的样样全,四荤二素都办到,请你保佑降吉祥。3、做芯范(内模)鼓芯范是由泥模型鼓减薄而成,其做法是在泥模型鼓周身嵌人一定数量的铜芯垫,然后按芯垫印痕厚度刮去一层泥料,并磨光即成。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