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一个适宜于反季节喜温作物生产的棚室该如何规划建造呢?经过摸索、实验,一般情况下,采用钢管作骨架,棚内较高立柱选用5.8米(下埋60厘米左右),后墙高度4.5米左右,棚内下挖0.5-1.2米的棚室为恰当。每月将全部叠片拆下浸入醋酸内至污渍完全清除为止,装回时注意每组叠片数量,勿少装。在建造该类棚室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墙体用土也要从棚前空地下挖取土,下挖深度视情况而定,一般要在0.5米以上。如此建棚,可使得大棚前脸处仅有不足0.6米的深度,减少了遮阴带面积,同时又能提高棚室的保温性能。
云南移动苗床厂家,昆明移动苗床建设,欢迎咨询正规厂家。我们设计生产的移动苗床、温室大棚具有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实用效果好、便于安装和移动等优点,欢迎来电咨询。
那么,大棚的南北总宽度就可以用下面公式算出:大棚南北总宽度=大棚较高点高度×ctgɑ(ɑ为棚屋面采光面角度,此为余切值)+后坡面的投影长度。按照以上方法,可确定出大棚的棚高和棚宽。
误区六:选址不佳
大棚是一种投资成本高、使用年限长的固定设施,一旦建造选址不佳,必将影响以后的棚室生产,降低种植效益。可是,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棚户的大棚,或距离公路太近,造成棚屋面上的粉尘量过多,影响了光照;或建在了低洼地块,雨季易造成棚内涝灾,沤根严重;或棚前、棚后有大树、建筑物等物体遮挡,棚内采光差,生长受影响。误区五:棚高、棚宽不成比例棚高指大棚的高度,一般测量时以棚内(从北墙数)第二排立柱的高度为准。另外发现部分棚户的大棚在定其方位上偏离太大,以至于影响了棚屋面的采光角度。以上情况均与大棚建造前选址不佳有关。
蔬菜大棚建设流程比较简单,技术比较精细。我国的蔬菜供应主要是以蔬菜大棚种植为主,因此,蔬菜大棚的建设质量和设计结构样直接影响我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蔬菜大棚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类型,棚型一般宽5-6米,顶高2-3.2米,侧高1-1.2米,拱杆间距1-1.1米。为提高大棚牢固性,5-6米宽棚每隔3-5米要有一立柱,4-5米棚可以用交叉式斜撑代替两侧的拉杆,方法是在棚内每隔4-5道棚架,用4根入土30-40厘米的长架材按45°角固定在棚架上,从上往下看像个'X'形。优点是造价低、取材方便、建造容易,每亩成本约3000元(连薄膜),缺点是,大棚内柱子多,遮光率高,作业不方便,使用寿命短,抗风、雪性能差。
受大棚建造的制约,一旦棚内立柱出现断裂,重新更换立柱的难度比较大。在此,我们建议,如果仅仅是立柱出现轻微断痕,可以采取在其一旁增设加固短立柱的方法。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