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槽虽然优点众多,但在被使用范围内,特别容易对不同程度的海拔高度、周围空气温度、空气清洁程度感冒。因此,使用这类母线槽,就得掌握它发挥优点的受限条件,例如: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周围空气温度在-5~+40℃之间,并在24h内其平均温度不高于+35℃;相对湿度在较高为+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比方说+20℃时为90%,但应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会偶然地产生适度的凝露;污染等级为二级;安装类别为III、IV级;母线槽TH型产品保证在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有凝露与霉菌的地方。
由于母线之间接头用铜片软接过渡,在南方天气潮湿,接头之间容易产生氧化,形成接头与母线接触不良,使触头容易发热,故在南方使用。并且接头之间体积过大,水平母线段尺寸不一致,外形不够美观。 其防潮、散热效果较差。在防潮方面,母线在施工时,容易受潮及渗水,造成相间绝缘电阻下降。母线的散热主要靠外壳,由于线与线之间紧凑排列安装,L2、L3相热能散发缓慢,形成母线槽温升偏高。密集母线槽受外壳板材限制,只能生产不大于3m的水平段。由于母线相间气隙小,母线通过大电流时,产生强大的电动力,使磁振荡频率形成叠加状态,造成过大的噪声。插接式母线槽属树干式系统,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运行可靠、传输电流大、便于分接馈电、维护方便、能耗小、动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普通母线槽,就是通过合理、可靠的结构,将几根导体包裹在金属外壳内,组成一个整体的具有电气连续性的输配电系统。普通母线槽一般分为密集绝缘型和空气绝缘型两种。空气绝缘型结构简单、输送电流大;密集绝缘型结构紧凑、散热能力好。它们都有过载能力强、分接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点。电缆分为单芯电缆和多芯电缆。单芯电缆主要采用各种绝缘材料,将多股铜线包覆在绝缘层内,作为某一相电流导体。多芯电缆则是将多根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在包上外护套而形成的一整根完整的电缆。电力电缆的绝缘线芯数,通常为1、2、3、4、5等芯,以及4+1和3+2芯。电缆的主要优点是选用灵活多变,环境适应能力强,但也有着其固有的局限性。
全绝缘全屏蔽母线:
6kV及以上的中高压铜管母线一般都设置绝缘屏蔽层,部分低压母线不设置屏蔽层。屏蔽层设置在导体外的绝缘层之间,绝缘层的外一层上的屏蔽层通过铜编织带引出接地,使母线的电位为零。屏蔽层消除由于导体表面和内护层表面不光滑引起的表面电场强度的增加。母线加装接地线,主要为了保护在母线绝缘击穿故障或通过较大故障电流时。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可能使得绝缘击穿,引起电弧,使金属套烧穿。
其工艺制造不受板材限制,外壳做成瓦沟形式,使母线机械强度增加,母线m长。由于外壳做成瓦沟形式,坑沟位置有意将母线mm的间距,线间通风良好,使母线槽的防潮和散热功能有明显的提高,比较适应南方气候;由于线间有一定的空隙,使导线的温升下降,这样就提高了过载能力,并减少了磁振荡噪声。但它产生的杂散电流及感抗要比密集型母线槽大得多,因此在同规格比较时,它的导电排截面必须比密集绝缘插接母线槽大。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