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铸造的金属利用率以及充型速度
重力铸造在加工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金属的利用率,铸件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热处理,主要是因为铸件内部的气孔比较少,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其浇注位置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重力铸造上浇注系统的设计以及冷铁和冒口的使用的合理以及1佳的工艺参数的确定,在加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模具为获得零件结构外形的重要因素,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预先使用其他轻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外形。
将砂型放到模具中,这样砂型就会直接形成有个零件结构以及空腔,然后在空腔中浇注其流动性的液体,这样的液体在冷却凝固以后就能直接形成其模具外形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
低压铸造的劣势
低压铸造在加工过程中虽然冒口以及浇道的问题解决了,是其浇口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限制问题,所以这样的铸造方法对大批量的加工是不适宜的,因为这样的加工工艺生产性能比较差,所以整个生产的周期就会比较长。
其实每一种铸造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所以很难有铸造的方式是的,所以其低压铸造在一些方面也是有一定的缺陷的,其实这样的铸造方式整体看来是比较好的,材料的利用率方面也是比较高的。
金属型铸造又称硬模铸造,它是将液体金属浇入金属铸型,以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通常型砂是由原砂(山砂或河砂)、粘土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中粘土约为9%,水约为6%,其余为原砂。铸型是用金属制成,可以反复使用多次(几百次到几千次)。金属型铸造目前所能生产的铸件,在重量和形状方面还有一定的限制,如对黑色金属只能是形状简单的铸件;铸件的重量不可太大;壁厚也有限制,较小的铸件壁厚无法铸出。
金属型铸造[1] 与砂型铸造比较:在技术上与经济上有许多优点。
(1)金属型生产的铸件,其机械性能比砂型铸件高。同样合金,其抗拉强度平均可提高约25%,屈服强度平均提高约20%,其抗蚀性能和硬度亦显著提高;
(2)铸件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比砂型铸件高,而且质量和尺寸稳定;
(3)铸件的工艺收得率高,液体金属耗量减少,一般可节约15~30%;
(4)不用砂或者少用砂,一般可节约造型材料80~10.0%;
熔模铸造时常用的浇注方法有:
热型重力浇注方法有以下几种。
这是用得广泛的一种浇注形式,即型壳从焙烧炉中取出后,在高温下进行由浇注。20多年来,我国铸造行业的发展主要靠的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国内资源、能源的大量甚至超量投入实现的。此时金属在型壳中冷却较慢,能在流动性较高的情况下充填铸型,故铸件能很好型腔的形状,提高了铸件的精度。但铸件在热型中的缓慢冷却会使晶粒粗大,这就降低了铸件的机械性能。在浇注碳钢铸件时,冷却较慢的铸件表面还易氧化和脱碳,从而降低了铸件的表面硬度、光洁度和尺寸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