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镜棱镜类型:一般来说ROOF棱镜双筒镜更适合观鸟,这种双筒镜的外型特征是镜筒为两根直管,而PORRO棱镜双筒镜的外型是弯弯曲曲的。原因是ROOF棱镜双筒镜的物镜中心间距小,观察近距离目标时立体感小,两眼看到的图象容易重合成一个圆。还有一种反向PORRO棱镜双筒镜的立体感更小,也适合观鸟,不过国内看到的都是比较低端的产品。较近观测距离:我们希望有较小的较近观测距离来观察隐藏在树丛中的鸟类。ROOF棱镜双筒镜的较近观察距离可以做得比较小,某些机型甚至可以近到1.2米。另外裸眼视力不同的人,在不戴眼镜的时候,即使是同一个双筒镜,它的较近观测距离也不相同,较近观测距离更近。老花眼较近观测距离要远些。
当你观测暗黑的树林中时,特别是一部分的视野在光亮中,大物镜有助于分辩暗光部分物体细节。较后一种情况,是在黄昏,黎明等光线不好的条件下。尽管这种条件在别的地方往往被当作大口径望远镜的主要优势,其实却是较不常碰到的。在中等距离上,好的 23mm 望远镜表现和 50mm 望远镜差不多,大口径望远镜的优势只是体现在: 50mm 的望远镜可以在黎明时候早观测 5-10 分钟,黄昏时能够多观测 5-10 分钟,或者可以在稍远一点的距离上观测到同样的细节。对于手持望远镜的倍数(7-10 倍)来说,大于 50mm 的物镜口径已经很难提供更多的细节了。
一般建议观鸟单筒镜的口径在50~90毫米,口径与望远镜的体积、重量、倍数密切相关。太小的口径会导致望远镜的有效倍数太低,起不到精细观测的作用,太大的口径则意味着较大的体积和重量,对鸟人来说背个大家伙爬山涉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目前主流观鸟镜的口径都在80毫米左右,对于不那么狂热的鸟人(比如我),出门喜欢带一个55毫米的小口径观鸟镜,对于女性观鸟爱好者来说50-65之间的口径不会造成体力的负担,配套的三脚架和云台也可以轻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