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出蘑菇架子:
1.采用铁丝,经自动化机械焊接制成的网片。
2.网片孔径尺寸分很多种,根据客户要求生产。
3.表面处理通常是浸塑,塑层较厚,表面光滑,抗腐蚀能力强,非常适合潮湿环境使用。
4.食用菌出菇架适用的蘑菇种类主要有杏鲍菇、双孢蘑菇、白蘑菇、洋蘑菇、金针菇、香菇、猴头菇等。总的来说食用菌出菇架具有网面平整,结构坚固,整体性强等特点,选用铁丝或镀锌铁丝焊接成型后,表面处理将PVC或PE、PP粉末经过硫化处理涂其表面,具有附着力强,防腐性好,色泽亮等特点。
架子菇是香菇种植的一种模式,现在已经成为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区香菇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以种植中低温品种为主,产品远销上海、深圳等南方市场,经济效益远比其他种植模式高得多。
近几年笔者针对架子菇出菇管理这一课题深入西部山区多个食用植园区走访调研,了解菇农出菇管理的一些常规做法,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增强广大菇农对架子菇出菇管理意识,提高菇农的管理技能,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现对架子菇的出菇管理提出如下见解。
刺孔:发菌期间一般进行2次刺孔增氧。一次刺孔在菌穴菌丝基本相连时进行,刺孔位置在菌丝圈内2cm处,孔深2cm,每袋刺孔数为8~12个;第二次刺孔在菌丝全部长满菌棒时进行,刺孔数为30~40个,孔深为3~4 cm。如果菌袋含水量偏低的可适当少刺孔,反之相反。
光照:适量的散射光可以促进菌丝生长,强光会制菌丝生长。
转色管理: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进入生理成熟期,表面形成隆起的瘤状物,瘤状物形成后,逐渐由硬变软,并伴随着转色,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变成棕褐色的一层菌膜,完成转色大约需30天。
转色时棚温控制在18~24℃,空气相对湿度60%~70%左右,适当通风,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