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TY-AQMS-200微型系列)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TY-AQMS-200(微型系列)是一套以“测-控”为***的系统。系统分别利用电化学法原理的气体传感器与激光散射原理的颗粒物传感器对NO2、SO2、CO、O3、PM2.5、PM10等被监测物质进行实时监测,同时系统集成气象模块对监测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进行监测并可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同步监控现场实时环境。
【技术特点】
颗粒物监测
· 颗粒物大小响应范围:0.1-10μm;
· 准确度:±5%;
· 分辨率:0.01μg/m3;
气态污染物监测
· (CO) 检测量程:0-200ppm;
· 臭氧(O3) 检测量程:0-5ppm;
· (SO2) 检测量程:0-20ppm;
· 二氧化氮(NO2)检测量程:0-20ppm;
噪声监测
· 频率范围:20Hz~12,500Hz;
· 频率计权:A、C计权;
· 测量范围:35dB~130dB (A) 40dB~130dB(C) ;
· 时间计权:快(F);
气象监测
· 温度:测量范围:-40~60°C;
· 相对温度:测量范围:0~100%RH;
· 气压:测量范围300~1200 百帕;
· 风向:测量范围:0~360°;
· 风速:测量范围:0~60 米/秒;
【应用环境】
· 暴漏 点监测;
· 化工园区;
· 交通道路;
· 突发泄露、事故巡查
微型空气站助力为***重点区域环境污染源***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国家环境防治政策的逐渐健全以及各项标准性文件的陆续出炉,地方性环境监测治理的实施方案提上日程。针对差异化区域主要污染物的不同和多种业态交叉现状,微型空气站,本方案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合理整合检测仪器,形成切实需求的微型气象布点。同时,具有统一的监管平台,可对整个网格化监测系统宏观监控,对相似布点分组管理,实现综合性、灵活性的分析统计,极大节约监管人力资源。而且,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guo wu yuan 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等监管法规,针对性的标准气象布点大大减少了相关收税监督部门奔波时间,加大了监管力度,利于控制排污标准,严格环境zhi法和督查问责。此外,可对网格气象布点数据多维度使用,底层对接天气预报系统,向广大民众及时提供小区域实时气象数据,便利出行等活动,充分利用资源,切实做到便民利民,也实现了环境监测的公开性、透明性,实用性。zui终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系统投资带来zui 大的效益。
网格化环境监测系统是一种集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的无人值守的环境监测系统。空气质量环境监测系统采用单元网格布点管理的方式,按照“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理念,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网格化监控平台,应用、整合多项智慧环保技术,在quan面掌握、分析污染源排放、气象因素的基础之上,微型空气站代理,采用因地制宜的灵活设点方法进行部署。实时统计各厂区、监测点的监测设备数据,并根据各监测点的环境条件及其污染情况,来分析与推测区域内整体的排放情况。实现对热点排放区域整体监控,污染物扩散趋势推算,排放源解析等功能,同时结合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图表系统等***技术,微型空气站厂家,整合、共享、开发,建立quan面化、jing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区域环境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控制污染源无组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等综合管理,为制定节能减排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和科学的辅助管理决策。
微型空气站采用智能型“传感器。
此款空气站采用扩散式气体检测方法,仪器内被检测区的气体随着空气自由流动进入气体传感器中。该传感器主要解决气体探测种类繁多、各品种传感器互不兼容、生产标定复杂、***器件更换限制等问题;操作方便、测量准确、工作可靠;其体积轻小,其中气体传感器可根据具体需求更换,自带温度补偿,出厂后使用无需再次标定。
天津同阳科技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依据***,结合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能力建设要求,遵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对污染源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对照点和空气质量背景点等不同功能的环境大气质量监测点进行环境大气质量监测。系统集数据采集、数据审核、统计分析、报告发布、地图于一体,实时发布监测数据及AQI,可应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路边空气质量监测、工业园区、农村站、场馆监测和环评监测等。
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智慧服务层。
感知层:利用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实现对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的“更透彻的感知”;
传输层:利用运营商网络,结合GPRS/3G/4G等技术,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信息系统中存储的环境信息进行交互和共享,实现“更详细的互联互通”;
智慧服务层:以云计算、虚拟化和***计算等技术手段,自动微型空气站监测,整合和分析区域内的环境信息,实现数据存储、实时处理、深度挖掘和模型分析。建立面向对象的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服务门户,为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业务提供“更智慧的决策”
【系统特点】
· 采用数字量与模拟量采集的双采集系统,确保了数据的超高准确性和稳定性;
· 采集仪器内部的各项状态和报警数据,实现远程质控,确保数据的有效;
· 集成颗粒物参数、气态参数、气象参数等多项参数的监测;
· 实现实时监测、历史数据、数据查询、数据审核、数据补录、统计分析、实时报警、短信通知等;
· 基于云计算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的汇总、存储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