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担当重任。当年修建红旗渠,既面临工程量浩大、施工环境恶劣的种种挑战,又需要解决缺乏资金、缺乏物资、缺乏技术的重重难题,甚至还遭到一些人的不理解和冷嘲热讽。面对红旗渠建不成、修成后水引不过来的风险,原林县县委***杨贵***讲如果修渠不成功,只有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全县人民谢罪,硬是顶住各种压力,带领全县人民坚决打赢了这场仗。当前,安阳市正处在克难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这需要我们大力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拿出当年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拼劲、韧劲和干劲,勇于担责、担难、担险,不断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为安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红旗渠修筑背景你们了解吗?接下来的话【郑州派尼尔】来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红旗渠的修筑背景。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红旗渠(30张) 英文名Red Flag Canal)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林州处于河南、山西交界处,历严重干旱缺水。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
元代潞安巡抚李汉卿筹划修建了天平渠,明代林县知县谢思聪组织修建了谢公渠,但是这些工程也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的状况。当时全县的耕地面积共有98.5万亩,但水浇地只有1.24万亩,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
【郑州派尼尔】本公司专注于红色拓展,红旗渠教育,欢迎各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们,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欢迎前来咨询!
上世纪60年代,林县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万丈豪情,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用十年之功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岭中修建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建成,圆了林县人千百年来的盼水梦,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红旗渠被林县人民亲切地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不仅仅为林县人民带来了“一渠水、一渠粮”,打开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其影响早已超越了工程本身。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变革实践,是建设时期一个***的精神坐标,是述说***和人民图存发展、追梦圆梦的中国故事。修渠过程中孕育出的红旗渠精神,不仅早已浸润在林县人的血液里,成为了一方民风,更已经成了***人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和国家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