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渣锥投放位置必须确保导向杆顺利进入出钢口,因此每次转炉做新出钢口后都要重新定位,即在空炉状态下,装1个挡渣锥(可使用1支挡渣杆代替),模拟一次挡渣,保证挡渣杆从出钢口正中心顺利穿过,掉到炉坑,即视位定位成功,如果不行.可通过调节移动小车行程或导轨梁下降角度重新定位。保持挡渣锥夹紧装置洁净不粘钢,否则会导致挡渣锥夹持出现故障。造成挡渣失败。钢包渣中转炉出钢时的下渣是有害的,也是可以在转炉出钢时采取不同的挡渣工艺技术进行有效控制的。
出钢时,随着钢水面的下降,当钢水深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在出钢口上方会形成漏斗状的汇流旋涡,部分渣在钢水出完以前就由出钢口流出,这是渣、钢分离不清的根本原因。另外摇炉过快,有部分渣由炉口涌出;但这可通过细心操作而避免。挡渣出钢技术主要是针对汇流旋涡下渣而开发的。如挡渣球法、挡渣塞法、滑板法、气动挡渣法、出钢口吹气干扰涡流法、均流出钢口挡渣法、中间包法、截渣盘法、挡渣帽法、挡渣盖法、真空吸渣法、虹吸出钢法等。有挡渣球、挡渣塞、高压气挡渣、挡渣阀门、下渣信号检测等各种方法。
在转炉出钢过程中,由于转炉渣的密度小于钢水而浮于钢水面上,因此转炉出钢时的下渣包括三部分:前期渣,转炉倾动至平均38°~ 50°出前期渣,过程渣,前期渣之后开始出钢,临近出钢后期可观察到钢水的涡旋效应卷渣;在转炉出钢时采取有效的挡渣操作,是改善钢水质量的重要举措,既可以减少钢水回磷、回硫,提高合金收得率,减少钢水中夹杂物,提高钢水洁净度,还可为后续精炼创造条件。后期渣,出钢后期至出钢结束阶段,转炉出钢到钢包的下渣量中,前期渣量大体占30 % ,涡旋效应从钢水表面带下的渣量约为30 % ,后期渣约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