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古希腊时期,欧洲人开始酿制葡萄酒,人们仍然使用陶罐来承放和运输葡萄酒,陶罐的外形也更加精美雅致,陶罐上大多绘制一些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在17世纪之前,葡萄酒一直用木桶和陶罐存储运输,17世纪后期,玻璃材料的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人们开始用玻璃容器盛装葡萄酒,这样极大方便了葡萄酒的储存和运输,用于玻璃制作的原料多多少少还会含有含铁化合物,当时的工艺无法去除这些杂质,那时候的葡萄酒瓶常常是绿色的。
不同的葡萄酒瓶型代表什么?
市面上绝大多数酒瓶都采用旧世界经典产区酒瓶的形状,其瓶型与产区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波尔多瓶、勃艮第瓶、香槟瓶、德国莱茵瓶等等。
波尔多瓶的方肩能将葡萄酒中的部分酒渣锁在酒瓶的肩角处,所以很多单宁重、需要长期陈年的葡萄酒都会采用这种瓶型,而反观勃艮第瓶,典型的“溜肩”看起来十分优雅,更适合单宁低、酒渣少的优雅型葡萄酒。
抛开这两种瓶型,罗纳河谷瓶型与勃艮第类似,但显得更加高挑瘦长,瓶颈处有时还会有浮雕标志,香槟瓶的厚壁、凹槽和溜肩,是为了强化酒瓶的抗压能力而设计。而阿尔萨斯瓶和德国莱茵瓶十分优雅,修长的瓶身和天鹅般的瓶颈,用来盛装清爽的白葡萄酒很是好看。
葡萄酒瓶的发展,拯救了葡萄酒产业?
葡萄酒瓶的发展,拯救了葡萄酒产业;早在古罗马时代,当时并没有用玻璃瓶来保存葡萄酒,葡萄酒一直都盛装在橡木桶里,盛酒的罐子通常都是用陶土或皮革制成,而且一般都是用来将葡萄酒装上桌。一直到17世纪初,葡萄酒都还拥有的位置,是合乎卫生且可保存的饮料。然而随后由于咖啡、茶和廉价蒸馏酒的供应,葡萄酒产业大受威胁,葡萄酒需要探寻新的出路。
正在这时,玻璃制造技术有了一些改变,玻璃瓶变得更加坚固,制作的成本也比较低。大约在此同时,一些爱动脑筋的无名氏将玻璃瓶、软木塞以及开瓶器拼凑在了一起。渐渐地,人们发现保存在玻璃瓶中的葡萄酒保存的更久,香气也更加成熟,于是玻璃瓶装的葡萄酒日益普及。
葡萄酒瓶中的沉淀物要怎么去除?
葡萄酒中的结晶在葡萄酒的世界里,特别是旧世界,在强调以传统方式酿造的葡萄酒当中是普遍存在的。结晶物质主要来源于葡萄酒当中的酒石酸。葡萄酒在发酵时,会因酒精的形成而使酒石酸溶解度下降,而在陈酿时,也会继续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会造成酒石酸结晶的出现。因此,酒厂通常在出厂前会对葡萄酒进行酒石酸稳定,在低温状况下(通常为零下4℃),加入酒石酸氢钾粉末,过饱和的酒石酸会析出形成晶体而沉降。此外,结晶石沉淀还来自葡萄酒中单宁酸的沉淀。经过一段时间的瓶内陈年,酒液里的单宁酸也会逐渐地沉淀,在长时间的积累下,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沉淀物。
当然,这指的是在酒厂里的操作。事实上,装瓶销售后的葡萄酒也会有一些沉淀,若要取出这些沉淀物,醒酒器就派上用场了。可以通过醒酒器来进行除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