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
制冷剂的编号命名
按我国***GB7778-1987规定了各种通用制冷剂的编号方法,等效采用美国 ANSL/ASHRAE34标准。标准中规定用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及字母作为制冷剂的简写编号。R字母作为制冷剂的代号,后面的数字或字母则根据制冷剂的种类及分子组成按一定的规则编写。而在空调机内由液体变成气体,或者气体变成液体来进行热量搬运的是称为“冷媒”(氟利昂)的物质。
1、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按序号700表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加上700就得出其制冷剂的编号;
主要无级化合物见下表:
2、卤代烃:
卤代烃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和衍生物的总称,目前用作制冷剂的的主要是、、丙烷和和衍生物。
氨是目前使用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为-33.3℃,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1.1~1.3MPa,即使当夏季冷却水温高达30℃时也可能超过1.5MPa。氨的单位标准容积制冷量大约为520kcal/m3。螺杆式冷水机组采用R22和R134A制冷剂,但从2001年螺杆式冷水机组总体销售量上来看,采用R22制冷剂的销售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氨有很好的吸水性,即使在低温下水也不会从氨液中析出而冻结,故系统内不会发生“冰塞”现象。氨对钢铁不起腐蚀作用,但氨液中含有水分后,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且使蒸发温度稍许提高。因此,氨制冷装置中不能使用铜及铜合金材料,并规定氨中含水量不应超过0.2%。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中R22被限定2020年淘汰,R123被限定2030年,发展中国家可以推迟10年。
由于氟利昂对大气有一定的危害,从90年始,新一代的制冷剂出现,主要代换R12。
新型制冷剂主要有R134a、就R600a、R152/R22公沸液等。
R134a应用较为广泛,其是R12的好替代品。其化学分子式为C2H2F4,无色、无臭,不浑浊。所用冷冻油为酯类油,吸水性较强,管路用干燥过滤器。和R12制冷系统不能通用。酯类油在循环中易析出,易堵。本制冷剂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先使用。
R600a又名异丁烷,化学表达式为C4H10,无色、。压缩机上有黄色火苗标记,只能使用PTC启动。渗透性较强,易漏。冷冻油和R12一样,传统矿物油。压缩机缸容积较R12大50%以上。
R152a/R22共沸液,,和R12制冷系统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