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zimg3.dns4.cn/pic1/318496/p2/20200805104551_2074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318496/p1/20200830222702_5207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318496/p1/20200830222702_9739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318496/p1/20200830222703_4895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318496/p1/20200830222704_0989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318496/p1/20200830222704_5207_zs.jpg)
浪涌保护器的主要参数:
1、回波损耗Ar:表示前沿波在保护设备(反射点)被反射的比例,是直接衡量保护设备同系统阻抗是否兼容的参数。
2、纵向放电电流:指每线对地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冲击电流峰值。
3、横向放电电流:指线与线之间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冲击电流峰值。
4、在线阻抗:指在标称电压Un下流经保护器的回路阻抗和感抗的和。通常称为“系统阻抗”。
5、峰值放电电流:分两种:额定放电电流Isn和放电电流Imax。
6、漏电流:指在75或80标称电压Un下流经保护器的直流电流。
雷电放电可能发生在云层之间或云层内部,或云层对地之间;另外许多大容量电气设备的使用带来的内部浪涌,对供电系统(中国低压供电系统标准:AC 50Hz 220/380V)和用电设备的影响以及防雷和防浪涌的保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供电系统内部由于大容量设备和变频设备等的使用,带来日益严重的内部浪涌问题。我们将其归结为瞬态过电压(TVS)的影响。任何用电设备都存在供电电源电压的允许范围。有时即便是很窄的过电压冲击也会造成设备的电源或全部损坏。2、数据传输速率Vs:表示在一秒内传输多少比特值,单位:bps。瞬态过电压(TVS)破坏作用就是这样。特别是对一些敏感的微电子设备,有时很小的浪涌冲击就可能造成致命的损坏。
云层与地之间的雷击放电,由一次或若干次单独的闪电组成,每次闪电都携带若干幅值很高、持续时间很短的电流。一个典型的雷电放电将包括二次或三次的闪电,每次闪电之间大约相隔二十分之一秒的时间。素质上讲,浪涌是产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激烈脉冲。大多数闪电电流在10,000至100,000安培的范围之间降落,其持续时间一般小于100微秒。
供电系统内部由于大容量设备和变频设备等的使用,带来日益严重的内部浪涌题目。我们将其回结为瞬态过电压(TVS)的影响。任何用电设备都存在供电电源电压的答应范围。有时即便是很窄的过电压冲击也会造成设备的电源或全部损坏。典型的闪电放电有2-3次闪电,每次闪电之间大约有20分之一秒的间隔。瞬态过电压(TVS)破坏作用就是这样。特别是对一些敏感的微电子设备,有时很小的浪涌冲击就可能造成致命的损坏。
由于雷电浪涌及过电压时的电流很大,因此在配电箱内的安装同样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接线规则如下:
1、到被保护设备的馈电线必须与浪涌保护器端子和后备保护断路器端子正确连接
2、为了遵循电缆长度尽可能短(L<50cm)的规则,相线和中性线应该直接连接到断路器,地线应连接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建议在民用配电里参照如下接法连线是应尽量使用梳状母排,这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布线。
3、相线、中性线和地线的连接必须非常紧固以减少回路的表面积。
4、浪涌保护器的进线与出线的布线必须相互独立以减少对被保护线路的干扰。
![](https://tzimg3.dns4.cn/pic1/318496/p2/20200805104549_4417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