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文化:五七三周年,不烧不周全
民间有一种俗信认为,死者只有到五七时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会在那天登上的望乡台,眺望阳界的家人。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在五七前夜搭“望乡台”的习俗。苏州一带则有“喊五更”的礼俗,即在这天五更时分,孝子们打开大门,向西连喊三声:“某某回来吧!”,然后在灵前痛哭,并设酒菜奠祭。也有的地方在五七当天,由丧家带着纸扎、和香烛等到坟地祭祀等等。
殡葬服务公司:布置的意义
与世界许多地方的民族一样,我国的各个民族都习惯于在死后安排或建立,以哀悼死者,接收人们的。家庭的布局将另行介绍。家庭通常设置在客厅,无人居住的房间或庭院等中。如果要哀悼的人太多,您还可以选择其他位置来设立家庭。将放大的肖像放在大厅前的桌子上。在肖像的底部,您可以写悼词。框架应设置有花结点的黑色纱布,并且黑色纱布从框架顶部均匀悬挂在相框的两侧,可以布置一些其他装饰品,例如松树冬青,横幅,鲜花和花圈,以增强气氛。简而言之,所有地方都是相似的,但是各种装饰品和陈设物不同。
升龛点主
旧俗父母未亡时,多已先制备神主牌(俗称家神牌)置宗祠龛中,罩着红布,上写“长生禄位”。若父母一方已亡则揭去红布,露出已亡一方的名字,未亡一方用红纸封位。神主牌用金粉和榕树胶写着:考炜XXX公祖神主姚懿XXXX氏在男女双方均为亡时,“主”字欠写一点,为“王”字。一方亡后,在做后一次殉祭时,请来族长或有地位的人为神主升龛“点主”。点主者用毛笔蘸榕树胶在“王”字加一点,扫上金粉,并念吉祥韵语,如:“一点是主,归府,福荫子孙,富贵长久。”点主毕,宴请宾客,丧事至此完毕。
而七星板则是求寿之意。
在七星板上铺黄绫子绣花的棉褥子,俗叫铺金,褥子上绣海上江牙、八仙过海等图案,意思是超度死者的。而清末北京丧家流行用的陀罗经被、如意寿枕等物,都寄托了这种意思。当主人"奉尸敛于棺"的时候,是表现也需要抒发子女们的孝心的时候,是亲人孝思形式化的场合。所以,家人们都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在合上之前还要往棺内放些葬物。民间的讲究是让死者左手执金,右手握银。多是让亡人左手拿一个一两重的小金元宝;右手拿一个一两重的小银元宝或银子;而穷人就只好放些铜钱,或当时社会上通用的,如大铜子、小钢板之类。不济也得给亡人手里放一块手绢。所以,历代的陵墓都有过盗掘的现象。尤其是帝王陵墓,随葬品大都是希世珍品,更引来无数觊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