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作为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近年来需求量越来愈大,特别是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因修饰的小鼠成为了科研的必备工具,各个科研单位之间合作交流日益广泛,使得小鼠运输需求不断增多,其中既包括第三方机构定制的模型鼠,科研合作者赠送的动物,甚至不乏来源于国外的实验动物。然而实验动物运输会遇到诸多问题,如运输后小鼠体重骤减,皮毛粗糙无光泽,食欲下降,甚至出现意外等现象,这都让我们科研者心疼不已。运输造成的影响不仅妨碍实验动物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福利水平,且干扰实验对象的一致性,对获得的实验数据造成影响,因此实验动物的运输问题值得我们重视起来。
关于实验动物运输与福利,国际上早有明确的运输规定,规定内容包括了对动物运输车辆、运输物种、生理阶段、年龄和性别、运输时间、食水供应、福利保障等,以及对于动物运输前准备、运输过程中的防护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要求和规范:
1. 如AVMA 要求在动物运输过程中有专项人员陪同,对于相关人员需提供培训等[1];
2. AAALAC指南Guide 中,单独列出动物运输章节,对于动物运输前准备、运输过程中的防护和福利保障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要求和规范;
3. 国际兽医局对于动物运输中动物的饮水、食物和运输包装盒、安全等方面也有明确的规定和指导[2];
4. 国内在动物运输方面的法规相对起步晚,但目前已经有很多相关法规对动物运输设备,工具及饮食等方面作出了要求。
何为应激?即在运输过程中因为外界因素的刺激导致实验动物出现不适反应的情况。
引起因素:如运输过程中的装卸、运输时间、禁食禁水、运输笼盒、环境温度等外界条件造成小鼠出现恐惧与疼痛、饥渴、疲劳、通风不良、过度拥挤等,进而引发动物发生的应激反应。
表现症状:动物应激反应会表现为体重下降、攻击性加强、呼吸频率加快、脱水及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严重时可影响动物的质量,甚至导致动物在运输途中的意外。并且在不同运输阶段会有不同变化:
● 运输初期:在恐惧、疼痛、关禁、拥挤等应激因子的刺激下,表现不安、狂躁和敏感,或畏缩、颤抖和咬包装盒(箱)等;
● 运输后期:逐渐适应后,动物安静下来、对环境表现出冷漠,对正常刺激不反应等;饲养一段时间后可慢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