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防火墙的技术原理
1)传统防火墙(包guo滤防火墙)
工作层次——3/4层(七层模型)
工作原理——手工,类似ACL控制数据包,五元组,实现单向访问
优点:①仅处理3/4层,简单快捷。
缺点:①ACL多且复杂,手工配置,不能随需求自动修改;
②不能识别通信状态进行控制;
③不能防范应用层攻击;
④是默认策略,没有明显允许就是禁止。
“论传统防火墙与下一代防火墙”
一.背景:
防火墙在企业现代网络安全架构中是bi不可shao的一份子,他的作用类似于每个小区的保安,负责时刻检查来来往往的进出人员,之前发表的分享基本都是和某公司产品相关的一些技术,防火墙,我们自己本身接触比较多的也就是排障部署等相关的东西,对于防火墙本身可能是第yi次学过以后就再也没有学过新的东西或者其原理,今天主要就防火墙的发展讲述一下所谓的“下一代防火墙”这个概念和相关的技术原理
二.论点:
防火墙的发展历史及技术原理
三.防火墙的发展历史
1)防火墙的发展早起防火墙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距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防火墙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a. 1989年产生了bao过滤防火墙,实现简单的访问控制,称之为di一代防火墙
b. 随后出现了代理防火墙,在应用层代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属于di二代防火墙
为什么叫“下一代防火墙”,防火墙-技术,那么它和传统网络防火墙有什么区别呢?又能够实际解决些什么问题呢?
首先,下一代zui直观的体现就是设计理念不同:传统网络防火墙主要针对事中防御,防御针对性不足,同时,缺乏对事前和事后的防御布局,让防护漏洞百出。
云服下一代防火墙设计理念就是围绕“全生命周期”的防护进行设计,不仅仅加强了事中防御的有效性,还增加了事前的风险预知(资产识别、实时漏洞分析、弱密码识别、策略有效性评估等)和事后的持续检测(黑链检测、jiang尸主机检测、新型威胁云沙盒检测、综合风险分析报表)和快速响应机制(wei信告警、恢复工具、云端服务)。
具体体现在事前让风险看得见,为事中防御有效性和针对性提供保驾护航,防火墙-售后,而事中防御漏网之鱼可通过事后持续检测将其扫描和识别出,防火墙-测试,再配合我们告警机制和查杀工具进行处理。围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生命周期防护,提供全程可视化的运维(风险可视化、保护过程可视、保护结果可视),让安全状态实时可控和更具有保障性。
售后-云服科技(在线咨询)-防火墙由深圳云服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售后-云服科技(在线咨询)-防火墙是深圳云服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黄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