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钢板状零件感应淬火设备淬火变形分析和工艺改进
钢板零件是PFSU型齿轮测量仪上的重要零件,工件材料围60钢,板材厚度为≤25mm,工件经调质,机加工后进行平面感应加热淬火处理,要求工件表面有2-3条宽16-18mm的淬硬带区。技术要求为:淬火硬化区硬度≥60HRC,淬火硬化层深度≥1mm,板件平面弯曲度误差≤0.3mm。生产中发现,采用常规平面感应加热淬火后,板状零件弯曲度误差达0.5-0.80mm,工件变形严重超标,而变形过大板件矫正时易发生断裂失效。为此,对板状零件平面感应加热淬火变形缺陷及工艺进行了检验分析,并进行多项减少板型零件感应加热淬火变形工艺改进试验,其中4项试验效果良好,达到了技术要求变形指标,并应用于生产中。
板状零件感应加热淬火设计了感应器,感应淬火与高温正火加热时,板型零件移动速度为(3-5)mm/s,低温淬火时为10-12mm/S,感应器与工件表面间隙取2-3mm。
(1)相反平面不对称低温预淬火试验,顶板预先在非淬火平面中部低温预淬火热处理,然后进行两条淬火硬化带淬火处理,板平面弯曲度误差为0.2-0.3mm,符合技术要求,变形凹向淬火平面。
(2)局部双平面同事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试验,前板经反复试验,采用长缝隙感应器双面同时加热一次淬火,处理后前板平面弯曲度误差≤0.1mm,质量优良。
(3)正反两平面轮换表面淬火试验,主滑板处理后,工件平面弯曲度误差≤0.2mm变形称凹向3条淬火带平面状态。
综合上述,上述三种工艺改进感应加热淬火试验均达到板状零件淬火后变形弯曲度误差≤0.3mm的技术要求,工件表面硬度>60HRC,硬化层深度≥2.1mm,满足了板件感应淬火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上述工艺改进方法已应用于生产中,技术经济效益明显,生产运行良好。
高频淬火采取的屏蔽保护
常见高频淬火时工件的棱边、尖处常会造成、淬裂等淬火缺陷,这是高频电流的特性——尖角效应造成的,难以克服。故而常见的解决方法是.使高频淬火区域避开工件的轴肩、端面等形状较尖锐的部位,或采用比较大的倒角来减弱尖角效应。 然而有些工件,由于其服役时的特殊需要.要求将其硬度区域一直延伸至其淬火面的边缘,即要求其轴肩或端面的校边等处也同样的淬火硬度,而往往在那里没有或几乎没有倒角角。对于这样的危险部位就要进行屏蔽保护。戚墅堰堰机车车辆厂零部件所使用的材料为为45号钢,淬火要求外麦面HRC42~48。在高频淬火时采用连续加热方式。由于其表面形状是两铡向内凹陷,这样在工艺上不得不采用比较大的屏蔽,来保证填内凹部位的淬火硬度,而且端面的边棱也没淬裂。由于这种原因,曾经造成过50%工件的批量性报废。 针对这种缺陷,他们使用厚10n,m的紫钔扳,制成两块截面相同的两个铜块,淬火时分别加盖于工件的两端。 高频淬火时,铜块在淬火机床上受到夹持而与工件紧密贴合时,由于铜块是良好的导体,受感应固电磁场作用而避开了尖角效应。
像这样的工件情况很多,很钢板上有孔的需要高频淬火,空的边缘位置就比较会出现淬裂问题,就可以采用以上方法避开。总之不管什么样的工件这种屏蔽保护是现在比较实用方便的方法,需要灵活运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提供工件的利用率,降低浪费。
柄式铣刀是如何采用高频淬火设备淬火的
高速具大多用盐浴淬火,砼泵管内壁淬火机的用途,少部分用真空,这里介绍用高频感应淬火工艺。
铣刀高频热处理采用WH-VI-16型设备及自制淬火机床,工件由固定,可以上下移动或转动,可无极变速;用单圈感应器,感应器与工件之间的间隙为4--5mm.铣刀的材料为W18CR4V的高速钢含有大量的合金元素,异热性差,塑性较低,为减少铣刀的变形,防止开裂,并达到预期的淬硬层深度830-850℃预热,1270-1290℃加热。在操作方面,进行了如下的控制:工件在感应圈中旋转,并从上至下移动连续加热,再反向移动一次,待工件温度达到预热温度的上停止加热等待0.5-1min,以使工件预热均匀,随即进行淬火加热,带工件达到淬火温度后。浸入60-80摄氏度的油中冷却。
回火工艺为560℃X1hx3次。3次回火后硬度63-65HRC,变形较小。直径14.3mm*140mm的铣刀,在长度范围内直线度小于0.5Mm,其余一些规格铣刀变形量≤0.10mm。
对高频感应淬火的高速钢铣刀进行了检验,淬火晶粒度为9级,过热程度≤1级,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及均匀分布的碳化物,少量残留奥氏体,脱碳层小于磨削量。
高频感应淬火的铣刀经生产时间考核,由原来只能加工一块管板(每块管板400余孔)提高到能加工4块管板。
辽阳砼泵管内壁淬火机的用途来电咨询由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行路致远,砥砺前行。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致力成为与您共赢、共生、共同前行的战略伙伴,更矢志成为电热设备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您一起飞跃,共同成功!同时本公司还是从事钢筋在线退火设备,铜棒料在线退火设备,钢棒在线退火设备的厂家,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