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智慧农研(多图)-鱼菜共生技术









在大棚里既养鱼又种菜,不光产量高还能节水节肥,重要的是绿色无污染。如今这样的“黑科技混搭风”在各大基地早已成功实现。鱼菜共生,作为一种融合水产养殖和无土栽培技术的循环生态种植方式,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快速发展。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简单而言就是用鱼的泄物来种菜,通过电力驱动水体闭合循环:鱼负责进食、排泄有机物,微生物负责分解鱼粪、提供养分,植物负责吸收养分、净化水体,残根由鱼类食用。整个系统能够做到水循环利用、有机排泄物循环利用,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




近几年鱼菜共生模式火热起来,收益很好、低水肥的运转模式也受国家扶持。根据新*社探访,鱼菜共生技术,河北唐山市一个占地2亩的鱼与蔬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大棚,预计年纯收入可达20万元。如此效益的鱼菜共生系统,究竟有哪些创收致富模式呢?给大家揭秘!

生态餐厅在我国已经很常见,鱼菜共生模式配上生态餐厅,消费市场很大。




鱼菜共生生态餐厅基本为全透明式,顾客坐在餐厅里的桌椅上就可以看到鱼与菜,同时也能看到厨房里的厨师做着现摘现采的饭菜。

不过这种模式所需场地的投入较大,发展起来需要一定资金。



鱼菜共生的历史发展

尽管人们对鱼菜共生早在哪里出现有一定争议,但在久远的年代确能找到其存在和痕迹。在古代,中国南方和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就有稻田养鱼的历史,养殖的种类包括:鲤鱼、鲫鱼、泥鳅、黄鳝、田螺等。比如浙江丽水稻田养鱼,距今1200多年历史。

鱼菜共生的历史发展

尽管人们对鱼菜共生早在哪里出现有一定争议,但在久远的年代确能找到其存在和痕迹。在古代,中国南方和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就有稻田养鱼的历史,养殖的种类包括:鲤鱼、鲫鱼、泥鳅、黄鳝、田螺等。比如浙江丽水稻田养鱼,距今1200多年历史。




武汉智慧农研(多图)-鱼菜共生技术由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高密度养鱼设备,工厂化养鱼设备,鱼苗供应,鱼菜共生”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张总。

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姓名: 张总 先生
手机: 18327082286
业务 QQ: 1171138241
公司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农业大学原附中三号楼一楼114、116号
电话: 027-87573966
传真: 027-8757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