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zimg3.dns4.cn/pic/195829/p10/20190421082034_3120_zs.jpg)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
1、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
2、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
3、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
4、本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希、聚乙希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
5、笨二甲酰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195829/p1/20190413151533_3505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195829/p1/20190413151539_0757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195829/p1/20190413151527_6098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195829/p1/20190413151527_0950_zs.jpg)
![](https://tzimg3.dns4.cn/heropic/195829/p1/20190413151526_5646_zs.jpg)
荧光增白剂的推荐使用比例是0.01%-0.05%,也就是1吨料添加100克-500克。荧光增白剂使用比例和效果是正弦波曲线,达到恰当的使用比例白度较好,比例过低或者过高都造成会白度不够或者变暗泛黄。关于荧光增白剂的使用比例,经验是很重要的,新料用量少,回料量可以酌情多点。不同的产品荧光增白剂使用比例会有不同,三而建议大家通过样品实验来确定,关键就是找到那个饱和点!
应用方法 将荧光增白剂PF以相当于塑料重量的0.03-0.1%,在所选用的增塑剂中混合均匀,然后继续进行所用的塑料加工工艺即可。(练达化工温馨提示:一定要混合均匀)
如果大家对于荧光增白剂使用比例不是很有把握,可以联系三而的客服,将样品寄到练达总部,三而会在3天之内,给出详细的荧光增白剂使用比例和使用方法。
![](https://tzimg3.dns4.cn/pic/195829/p7/20170912110746_9057_zs.jpg)
温度的影响:提高温度可以提高荧光增白剂的扩散速率,加速荧光增白剂的上染率,调节工作液温度时升温不能过快,要保证染液的温度均匀一致。提高温度可以使荧光增白剂的聚集体发生解聚,从而有利于荧光增白剂分子向纤维内部扩散,同时,还可以避免荧光增白剂在纤维表面上凝聚而产生的一种“泛黄”现象而造成增白效应的降低。荧光增白剂VBL用于棉织物增白时,浸染增白温度控制在2050度;,轧染增白温度控制在4045度,皂浴增白温度控制在8090度时比较适宜。
染浴pH的影响:染浴pH也是影响增白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pH的染浴将直接影响荧光增白剂的稳定性、溶解性及与纤维的亲和力。同一荧光增白剂在不同的织物上以及在相同织物上采取不同的增白工艺,其增白效果的pH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使用荧光增白剂以前,要经过小样试验来确定其适宜的pH范围。
![](https://tzimg3.dns4.cn/vcard/c_195000/195829/20170731104049_5484.jpg)